界面新闻记者 | 肖芳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0月23日,界面新闻独家获悉,夸克App正式上线AI对话助手功能。该功能与AI搜索形成独立双页面,用户可通过App首页顶部导航栏自由切换使用,标志着阿里在AI to C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上线的AI对话助手系阿里内部代号“C计划”的首个落地成果。该项目由夸克核心团队主导研发,与外界猜测的独立App路线不同,阿里选择将AI对话能力直接植入现有夸克生态。
这种战略选择暗含深层考量:在AI助手赛道已涌现豆包、DeepSeek等月活千万级应用的背景下,新建独立产品的市场突破难度显著提升。而夸克凭借1.51亿月活用户(2025年9月数据),已成为阿里系AI to C业务的最强载体。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阿里此举意在直面字节跳动旗下豆包的竞争。值得注意的是,“C计划”名称暗藏玄机——其字母“C”恰与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首字母吻合,暗示阿里将采取积极进攻的市场策略。
当前AI助手市场竞争呈现两极分化态势。AI产品榜数据显示,2025年9月夸克与豆包分别以1.51亿、1.50亿月活占据前两位,形成双雄争霸格局,较第三名DeepSeek(7200万月活)呈现断层优势。这种市场格局迫使阿里必须调动核心资源应对挑战。

图片来源:夸克App截屏
此前夸克定位为AI搜索工具,主要服务于学习工作场景,与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通义App形成场景互补。但随着AI技术演进,用户需求发生显著变化:复杂信息检索时,用户常需在搜索引擎的客观结果与AI助手的深度交互间反复切换。
夸克产品团队调研发现,现有独立产品形态导致用户体验割裂。此次升级将AI搜索与对话助手深度融合,用户可在聊天框直接调用AI相机、智能写作、拍照搜题等12项功能,实现“检索-创作-验证”的全流程闭环。
技术层面,夸克对话助手搭载阿里最新Qwen闭源模型。该模型参数规模超越公开版的Qwen3-Max(1万亿参数),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在事实准确性、多轮对话稳定性等维度实现突破。为解决行业普遍存在的“幻觉”问题,夸克算法团队与通义实验室组建联合研发组,重点优化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能力。
实际体验显示,针对专业领域问题,夸克的AI搜索与对话助手可形成互补:搜索提供权威数据源,助手进行结构化解读。这种协同模式使信息维度较单一产品提升40%,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增加25%。
随着夸克完成此次重大升级,AI to C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重塑。分析人士认为,凭借阿里技术储备与夸克的流量基础,这场“吃豆人”战役的激烈程度将远超预期,用户将成为最终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