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迅
输入关键词即可一键生成短片,戴上VR眼镜便能沉浸式穿越千年大唐……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以用户视角探索媒体融合新场景,今年展会究竟有哪些突破性技术?从高效生产到智能交互,数智技术正在重构媒体生态的底层逻辑。
AI编辑部:一人就是一个移动编辑部
在人民日报社展区,AI编辑部系统集成了文生图、文生视频、视频转译等核心AI能力,将传统需要多人协作的新闻生产流程压缩至单人完成。据人民日报社技术部工作人员刘星宏介绍,该系统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完成6次迭代升级,覆盖策采编审发全流程,形成内容管理、生产赋能、矩阵分发、传播监测、内容审核的闭环体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基于AI编辑部与智媒引擎创作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短片《主角》,上线4天即实现全网曝光量超6亿次,印证了智能化生产工具的传播效能。
山海灵通:让文物开口说话的智能终端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山海灵通”智能终端,为文博文旅场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轻触屏幕,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豕形铜尊便以3D模型形式呈现,数字人导师同步讲解文物历史与工艺细节。
芒果数智工作人员谭雅心透露,该终端融合语音识别、虚拟形象与山海璇玑大模型,构建了“观察—思考”的学习闭环。数字人从被动应答工具升级为主动文化引导者,不仅能提供个性化讲解服务,更通过裸眼3D技术让观众获得沉浸式鉴赏体验,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传播目标。
具身智能机器人:综艺场景的交互革命
芒果TV展台的机器人“小玖”成为现场焦点,其挥动手臂跟随音乐节拍起舞、与观众握手互动的场景引发围观。作为具身智能综艺机器人,“小玖”在《中餐厅9》摩洛哥站中已展现多模态交互能力。
据芒果TV智能算法部工程师王文倩介绍,“小玖”的硬件基础来自智元机器人,而其“灵魂”——包含多语种对话、菜单生成、主题曲创作等功能的智能系统,则基于芒果大模型独立开发。该机器人支持中、英、法、阿拉伯语实时对话,可完成菜单定制、歌曲创作、锐评互动等10余项任务,标志着智能化内容生产从工具层面向场景化应用的深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