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8日电,自然资源部今日(18日)正式发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将对全国范围内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运行维护及数据服务等全链条工作实施统一规范管理。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基础设施管理进入标准化、法治化新阶段。
根据管理办法定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指通过地面固定观测设备对北斗、GPS等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通过通信网络将观测数据实时或定时传输至数据中心的观测站点。作为国家时空基准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此类站点直接关系到导航定位精度与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据央视新闻报道,经过整合优化,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该网络从最初3363座基准站扩展至目前的6951座,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日均提供定位服务超过千万次,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交通运输、气象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管理办法旨在解决基准站建设重复布局、数据共享不足、安全监管薄弱等问题,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强化数据安全、规范服务流程,进一步提升国家卫星导航定位服务能力,为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