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记者 黄心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英特尔最新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全球AI PC累计出货量预计将突破1亿台,标志着这一新兴领域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区软件工程和客户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高嵩指出,AI模型生态的创新与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正在为端侧AI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强调:"AI计算的重心正从公有云训练向本地数据中心和边缘侧推理转移,这一转变将直接推动AI终端设备与应用的快速增长。"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动能。"基础设施市场正在经历重要转型,AI计算的本地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数据显示,联想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在最新财季实现营收1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AI终端设备营收占比达3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行业分析认为,AI PC的发展正经历关键转型期。高嵩表示,市场正从"AI增强型PC"(通过插件实现传统应用升级)向"AI原生PC"演进。未来的AI原生设备将实现软件、硬件与应用的深度融合,通过AI算法与数据的无缝衔接,提供真正智能化的用户体验。
这种演进的核心在于交互方式的根本变革。未来的PC将突破键鼠限制,通过语音、视觉等多模态感知实现自然交互。英特尔最新发布的Panther Lake平台代表了这一趋势,该平台采用Intel 18A制程工艺(未来三代产品的技术基石),整体AI算力达180 TOPS,由CPU、NPU和GPU构成的XPU架构将成为端侧AI体验的基础。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陈舒歆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 PC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各厂商加速推出具备AI算力的新产品,预计2026年同比增长将达82.1%。英特尔重申其市场预测:到年底全球AI PC出货量将累计突破1亿台,这一数据在萨拉·坎普的公开演讲中也得到确认。
联想的财报数据提供了终端市场的直接印证。杨元庆在业绩沟通会上透露:"我们对全球PC市场保持乐观,预计将实现5%-10%的增长。"他特别提到,联想将于2025年1月6日的创新科技大会上推出个人超级智能体,该系统可协同可穿戴设备与环境感知装置,通过持续学习用户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
针对市场关于AI泡沫的讨论,杨元庆认为这属于创新初期的正常现象:"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必然会催生终端应用发展,当前AI正进入普惠阶段。"他以大语言模型为例,指出局部过热不代表整体方向,AI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实现价值落地。
陈舒歆的观察印证了这一判断。她表示,中国AI智能体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转向实际部署,开源模型与国产基础能力的提升,加速了AI PC在办公、教育、工业等场景的渗透。典型应用包括智能文档生成、知识检索、语音助手、合同审核等,部分制造、能源、金融企业已将AI Agent纳入核心业务流程。
尽管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数据孤岛、安全隐私等挑战。陈舒歆指出:"AI普及仍处于初期阶段,距离形成足够换机吸引力还有距离。"她认为,多模态交互、智能体主动反馈、商业模式创新及政策生态支持将是未来关键发展方向。
随着英特尔Panther Lake平台的量产和联想超级智能体的推出,AI PC正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产品。这场由算力革命引发的终端变革,不仅将重塑PC产业格局,更可能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