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旺
栏目 | 机器人新纪元
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汽车工厂的‘终极帮手’时,全球科技界便开始聚焦一个核心命题:具身智能能否成为继PC、手机之后的第三代个人计算载体?2025年上海工博会期间,英特尔用实际展出的搬运机器人、打螺丝机器人给出了答案——这场技术革命正在工业领域率先落地。
2025年4月,英特尔在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推介会上发布‘大小脑融合方案’,其核心是搭载混合集成架构的酷睿Ultra处理器。这款2023年首发的SoC芯片内置CPU、GPU、NPU三重算力单元,形成独特的任务分工体系:
在硬件迭代层面,英特尔规划了清晰的算力升级路径:
当前工业机器人主流配置为100TOPS算力,而英特尔第三代产品将满足更复杂的实时决策需求。工博会现场展示的具身智能控制器与AI工控机,正是这一技术路线的具体实践。
英特尔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呈现‘硬件-软件-标准’三维架构:
除处理器迭代外,英特尔还推出针对机器人控制的实时优化工具,确保GPU推理能力与控制系统的确定性实时性协同。中国边缘计算事业部高级总监李岩透露:“基于X86平台的运动控制方案在工业领域已实现20微秒级精度,这项技术正迁移至机器人多轴控制。”
英特尔构建的软件开发套件涵盖:
技术专家强调,实时性是具身智能控制的关键,需通过底层系统配置平衡实时任务与非实时任务的资源分配。
英特尔牵头制定的《开放式机器人系统规范》包含电气、接口、机械三大标准,旨在解决行业碎片化问题。这项规范已应用于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合作项目。
2025年7月9日,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直播在四川绵阳富临精工工厂上演。由智元机器人A2-W、安努智能算法及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组成的系统,完成两班制800+周转箱搬运且3小时零失误。
安努智能CEO文宏杰透露:“采用酷睿Ultra后,机器人搬运节拍从3分钟压缩至35秒,效率达人类水平的70%。”富临精工副董事长李鹏程补充道:“具身机器人的避障与路线规划能力,完美匹配了我们产线的柔性生产需求。”
此次实践被写入四方联合发布的《基于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标志着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英特尔技术专家援引最新市场数据: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2000-3000台,2025年原预测为7000-8000台,但实际需求可能突破3万台。这一增长曲线与PC、手机市场的爆发轨迹高度相似。
李岩分析指出:“具身智能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其应用场景将远超传统机器人。”英特尔中国网络与边缘技术总监王景佳则明确表态:“中国必将是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首站,我们愿与合作伙伴加速这一天到来。”
当被问及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时,英特尔工业与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Ricky Watts用“industry(工业)”一词给出答案。这场由芯片巨头引领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