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24日),计算机板块迎来全面飘红行情,软件行业在AI超级人工智能(ASI)概念的催化下掀起涨停潮。据市场数据显示,软件50ETF(159590)单日涨幅达2.98%,盘中成交额突破2300万元,资金面呈现显著流入态势——昨日净流入超1500万元,近五个交易日内两度出现资金抢筹现象。
从成分股表现来看,软件50ETF标的指数涵盖的50只核心标的呈现普涨格局。其中,东软集团以7.12%的涨幅领涨板块,科大讯飞上涨6.35%,金山办公、三六零分别上涨4.27%和4.19%,润和软件、恒生电子涨幅均超2%,同花顺亦录得0.89%的微涨。行业分析师指出,这轮上涨直接受益于2025云栖大会释放的AI技术突破信号。
在9月24日开幕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重磅宣布:通义千问将坚持开放开源路线,目标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系统」,并首次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框架。他强调,通用人工智能(AGI)将极大拓展人类智力边界,而ASI的到来将彻底改变社会运行方式。这一战略定位直接推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据阿里云披露,公司正推进总规模达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构建覆盖全球的云计算网络。吴泳铭透露,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这意味着算力投入将呈现指数级增长。长江证券研报指出,阿里云通过通义大模型、PAI机器学习平台等全栈能力,已成为AI时代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
技术革新层面,某科技巨头于9月18日发布革命性产品:满配8192颗Ascend950DT芯片的Atlas950超节点、15488颗Ascend960芯片的Atlas960超节点,以及50万卡/百万卡规模的超算集群。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开放的「灵衢2.0」互联协议和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950,标志着AI基础设施进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国海证券分析认为,超节点技术正从硬件互联向软硬件一体化演进。随着基础模型竞赛进入深水区,推理需求激增将倒逼算力架构持续创新。具备突破物理极限、定义行业标准能力的企业,将在ASI时代占据主导地位。该机构特别强调,国产芯片超节点技术已实现关键突破。
硬件筑基、软件赋能的产业格局日益清晰。软件50ETF(159590)紧密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通过50只成分股实现AI软件全产业链覆盖:其中应用软件占比67%,AI相关领域达15%,信息安全占10%,基础软件占7%。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23254;C类:023255)参与布局。
风险提示:本文涉及个股及预测仅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软件50ETF属R3风险等级产品,适合C3及以上投资者。标的指数成分股表现可能与市场整体存在偏离,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需关注指数化投资风险、成分股集中度风险及ETF运作特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