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零跑月销破6万创纪录,下一个百万辆目标如何实现?

时间:2025-10-01 15:01:37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2025年9月25日,零跑汽车宣布第一百万辆整车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产量突破,更意味着零跑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达成百万辆目标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在全球最大、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中,零跑的成功改写了行业格局——特斯拉的强势主导、“蔚小理”的长期角力、比亚迪的销量奇迹以及传统车企的转型,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竞争环境。

与早期依赖单一爆款或资本输血的新势力不同,零跑的崛起揭示了一套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商业逻辑。当多数竞争者仍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时,零跑已率先实现规模与价值的双重跃迁。其背后的驱动力量,或许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了值得审视的新路径。


一年内改写行业增速纪录,重新定义新势力交付基线

支撑零跑突破的,是呈加速度增长的硬数据。从第50万辆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零跑仅耗时343天,创下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纪录。这一速度不仅领先主要竞争对手,更重新设定了市场对造车新势力销量增长的预期。

2025年1月至9月,零跑全球累计交付量近40万辆,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9月单月交付量达66657辆,创下造车新势力月交付新纪录,并连续七个月稳居榜首。这一表现表明,零跑的市场地位建立在可持续的体系之上,而非依赖短期爆发或单一车型红利。

交付数据的稳健增长,暗示零跑已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及市场渠道等环节形成协同效应。这种系统性能力为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提供了验证,也为盈利前景奠定了基础。


构筑零跑商业模式的飞轮:全域自研与成本定价

零跑商业模式的飞轮由“全域自研”与“成本定价”驱动,并初步实现闭环。其核心在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战略,开发了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率先量产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以及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这些技术构成了企业的护城河,使其在成本结构、品控管理及迭代效率上获得自主权。

基于技术自研的成本优势,零跑提出了颠覆性的产品理念:“坚持越级配置,用业界最好的技术、行业内最高的配置,但遵循成本定价”。这一策略精准击中了后补贴时代消费者从品牌光环转向极致价值的理性需求,将高端技术“普惠式”下放,改写了“高配置必伴随高溢价”的行业规则。

2025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之后中国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一信号标志着其飞轮效应已形成:核心技术自研带来成本降低,成本优势支撑竞争力定价,有竞争力的产品驱动销量增长,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并最终实现盈利。健康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又为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提供了燃料。


技术为矛,业务矩阵为盾

零跑的技术优势是其锋利的矛,而均衡多元的业务布局则构成了抵御市场波动的盾。其发展路径由产品矩阵、全球市场与稳健经营共同构筑。

产品层面,零跑已摆脱对单一爆款的依赖,构建起覆盖A、B、C、D四大系列,涵盖轿车、SUV、MPV的完整产品矩阵。C11车型上市四年累计销量突破27万辆;C10上市17个月全球交付量超16万辆,并连续四个月蝉联新势力中型SUV销冠;新近上市的B01车型则以37天交付破万的速度刷新品牌纪录。这种“全系开花”的产品力,为销量增长提供了持续输出。

产品之外,零跑通过与国际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的战略协同,开创了轻资产出海模式。该模式利用Stellantis的全球渠道、售后及物流体系,使零跑快速扩张海外市场。目前,其销售与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终端网点近700家,其中欧洲网点超过640家。2025年1至8月,海外累计交付量超3万辆,位居新势力出海销量榜首,并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核心市场跻身前列,其中8月登顶德国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2025年,零跑同时入选《财富》中国500强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这份荣誉从技术能力、市场地位与经营质量等多个维度表明,零跑已成长为一家具备综合实力的成熟企业。


工程师思维构建企业战略

零跑的发展路径与创始人朱江明的工程师背景高度一致。朱江明在电子工程领域拥有超过三十年经验,这使得零跑天然强调精密制造与长期价值。战略层面,零跑坚持“全域自研”,将核心技术研发视为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石;市场层面,则转化为“不做割韭菜的资本家,做造福于民的好企业”的运营理念。

这种务实风格定义了零跑的发展节奏。其“每年进步一点点”的理念,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可叠加式进步的战略耐心——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成本优化与市场深耕,逐步构建竞争壁垒。这一特质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中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共同特征:注重研发内化、成本控制与渐进式创新。


百万辆之后的道路

零跑的成功,本质上是其以技术自研与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对市场环境的胜利。它证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无需依赖豪华品牌溢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用户价值回归,同样能够实现规模效应与盈利能力的平衡。

零跑的发展轨迹为中国制造业动能转换提供了注脚——成立初期专注于底层技术与供应链体系构建,在行业喧嚣中保持沉默;而当其开始规模交付时,迎接的已是行业价格战最激烈的阶段。凭借前期积累的成本与技术优势,零跑在高压环境中逐步跻身中国新势力头部阵营。

这一路径凸显出以核心技术为驱动、注重稳健财务与全球布局的科技企业的共同特征:不追逐资本叙事,不过度依赖输血,而是通过构建内在商业闭环实现可持续增长。零跑现象为市场提供了另一种范式——即便在没有光环加持的积累期后,企业依然可以通过战略定力和效率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甚至重新定义行业的成长基线。

百万辆里程碑对零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其将面临与传统整车巨头在主流市场的正面交锋、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研发压力,以及全球贸易环境与法规不确定性的挑战。但其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的盈利,以及所验证的商业模式,为其应对下一阶段的竞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财务韧性与战略定力。

零跑的十年发展表明,商业世界的竞争往往是长期主义的坚持。百万辆是一座里程碑,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验证了可持续、长期主义获得商业成功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