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零跑9月交付量破6万,连续7月登顶新势力销冠刷新行业纪录

时间:2025-10-02 15:01:04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零跑现象”正以强劲势头席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市场表现持续刷新行业认知。

单月交付破6.6万,零跑刷新新势力交付纪录

10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9月全系交付量达66657台,同比增长超97%,首次突破6万台大关。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零跑自身发展迈入新阶段,更一举打破中国造车新势力单月交付纪录,将行业天花板提升至6.7万关口。此前纪录由理想汽车保持(2024年12月交付58513辆),零跑以超8000辆的优势实现反超。

零跑汽车9月交付数据

从今年3月重回3万辆级并登顶销冠开始,零跑便开启加速领跑模式:5月突破4万+销量,7月全系交付量超5万,8月冲高至5.71万辆,直至9月以6万+成绩刷新纪录。数据节节攀升的背后,是其产品矩阵与市场策略的双重支撑。

产品矩阵均衡发力,多点爆发成销量核心

9月交付数据中,零跑在售7款车型中有4款月销近万辆,形成“新老车型互补、不同系列齐发”的稳健格局。这种均衡的产品力,源于其“全域自研”战略对核心技术的深度掌控。

百万台下线背后的“科技普惠”逻辑

9月25日,零跑汽车宣布第100万台整车下线,成为继理想后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从去年10月第50万台到今年9月第100万台,零跑仅用343天完成这一跨越,速度远超蔚来、小鹏,甚至快于理想从50万到100万用时的一年多。

零跑汽车第100万台整车下线

月销6万与百万台下线,本质是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战略的厚积薄发。创始人朱江明将30年精密制造经验注入造车逻辑,确立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智驾系统的自研路线,自研自造比例占整车成本的65%。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打破了传统车企依赖外部供应商的被动局面,构建起效率护城河。

技术自研驱动降本增效,产品竞争力凸显

零跑的技术创新始终围绕“降本增效”展开: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系统集成八大部件,体积缩小30%的同时成本降低20%;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使空间利用率提升14%,抗扭刚度提高25%;“四域合一”中央电子电气架构将上百个ECU整合为4个域控制器,线束长度缩短40%,软件迭代速度提升3倍。

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以零跑C10为例,其搭载的激光雷达+8295芯片组合在15万元级SUV市场形成“降维打击”,细分市场竞争力强劲;全球化车型零跑B10标配8295智能座舱芯片与8650智驾芯片,欧洲市场定价低于3万英镑,性价比优势显著。这种“高端配置大众化”策略,正是零跑“科技普惠”理念的体现——通过技术自研控制成本,让消费者以实惠价格享受高阶智能体验。

全系列覆盖+全球化布局,零跑构建可持续增长闭环

为构建庞大且均衡的销量盘,零跑产品线覆盖A、B、C、D四大系列,涵盖轿车、SUV、MPV全品类。9月,全新战略级产品Lafa5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秀,吸引全球关注;即将于10月亮相的D系列作为旗舰技术平台首款车型,欲以科技普惠重塑豪华市场格局。

零跑汽车D系列车型

当多数新势力仍在为盈利挣扎时,零跑已构建起“技术自研-成本可控-规模扩张-盈利反哺研发”的良性闭环,并在全球化中走出“轻资产+强联盟”的差异化路径。随着国内外市场持续发力,零跑有望在四季度实现月订单量超7万,明年D系列产品加入后,将加速迈向百万年销体系。

零跑现象:中国新势力车企的生存范本

零跑的崛起,为中国新势力车企提供了可复制的生存逻辑:以技术自研构建核心壁垒,以“好而不贵”打开大众市场,以轻资产联盟加速全球化。其以核心技术为驱动、创新商业模式、参与全球竞争的模式,正成为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