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哈啰单车调整计费规则,起步价1.5元仅骑10分钟引热议

时间:2025-09-16 15:16:43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红星资本局7月24日消息,近期,不少网友反映共享单车品牌出现变相涨价现象,其中哈啰单车的计费规则调整尤为引人关注。

以广州、成都两个市场某地区为例,哈啰单车在工作日的起步价已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而在节假日和周末,起步价则升至前10分钟1.8元。若骑行时间超出10分钟,将按照每15分钟1元的标准计费,且时长不足一个计费周期时,仍需按一个计费周期计算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这两地的工作日起步价普遍为1.5元可骑15分钟。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虽然起步价时长仅缩减了5分钟,但换算到1小时来看,工作日的骑行费用已从原来的4.5元涨至5.5元。

7月24日,红星资本局就涨价的具体时间、原因及未来是否会继续涨价等问题咨询哈啰方面,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给出回应。

目前,三大共享单车品牌在北京市场的起步价为前30分钟1.5元,而在上海市场则为前15分钟1.5元。这一价格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市场的竞争态势和运营成本。

事实上,共享单车涨价并非新鲜事。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共享单车就因节假日起步价从1.5元涨至1.8元而引发网友热议。而在2023年,共享单车品牌们还曾将部分地区的起步价时长从30分钟调整为15分钟。

共享单车不断涨价的背后,是单车业务持续面临的盈利压力。以美团为例,2022年其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新业务经营亏损高达283.79亿元,尽管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至201.66亿元,但提及收入增长和亏损收窄的原因时,美团仍表示主要是商品零售业务的增长。从美团的财报中还可以看到,2023年共享单车及电单车的累计折旧及减值达66.88亿元。

更早之前,主业为共享两轮车服务(自行车与电单车)的哈啰出行递交的招股书也显示,其在2018年至2020年均出现亏损,累计亏损约48亿元。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租金是共享单车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用租金做投资的打法已被证明风险极大。在共享单车基本盘稳定、进入存量市场后,企业必然需要通过涨价来盈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则认为,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各品牌均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高企的运维成本、硬件成本、市场竞争以及部分城市的监管政策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共享单车企业盈利困难。在当前运营环境下,涨价是共享单车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一种策略,但并非必要和唯一措施。广告收入、数据服务、跨界合作等都是潜在的盈利手段。

至于价格上涨后消费者是否买单,张书乐认为,如果共享单车要靠租金来实现收支平衡,其价格或将劝退绝大多数用户。毕竟,共享单车的维护、换新和人力成本都是现实存在的。

陈礼腾则表示,上涨的价格必然会让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平台或其他更为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这部分流失的用户,则是通过上涨的价格来弥补企业的盈利缺口。

“寻找新的盈利场景,才是共享单车求生的关键。”张书乐总结道。

红星新闻记者 张露曦
编辑 邓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