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科大讯飞与科普中国联合研发的科普大模型支持下,讯飞星火智慧黑板的"奇思妙问课堂"让张衡、爱因斯坦等历史人物以虚拟人形式现身屏幕。这些AI教师不仅能以符合身份特征的方式回答"黑洞是一个洞吗?"等天马行空的问题,更通过拟人化交互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欲。这项创新正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的缩影。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智能教育设备发展注入政策动能。当前,互动白板、点阵笔、AI听说答题器等设备已广泛进入校园,形成覆盖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智能工具重构教学场景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英语课堂上,一场基于希沃白板与科大讯飞"AI听说课堂"的单词闯关游戏正在进行。教师张执远通过软件实时统计高频错词,并借助通用大语言模型生成个性化练习题。"过去需要半小时准备的听写材料,现在3分钟就能完成,还能立即打印分发。"她表示,这种即时反馈机制使教学效率提升数倍。
该白板支持的随机点名、小组PK等功能,配合内嵌的丰富教学资源,构建起互动式学习场景。在听力口语课上,学生使用"一起作业"点阵笔作答,其数字光学点阵技术通过捕捉笔尖轨迹,将手写内容实时同步至教师端。这种"黑科技"让教师能即时查看30余份作业,并针对性讲评。
口语练习环节,科大讯飞AI听说答题器通过精准收音与智能评分系统,自动对照中考标准生成发音错误报告。数学教师吴紫玲则借助星火智能批阅机实现作业全流程自动化:扫描答案卷、学生卷后,系统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从选择题到主观题的多学科批改,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该批阅机使教师重复批改时间减少80%,教研与个性化辅导时间增加一倍。目前,科大讯飞的教育产品已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5万余所学校,服务1.3亿师生,并进入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个性化学习释放成长潜能
猿力科技集团推出的小猿AI学习机T4,通过摄像头监测坐姿、AI教师启发式纠错等功能,重新定义了学习机的角色。当检测到学生解题步骤错误时,AI教师会以"艾莎公主的花园"等形象化比喻讲解图形面积题,并通过多轮对话拆解疑难,直至学生理解。
该设备搭载的猿力大模型与DeepSeek-R1融合基座,训练数据包含海量教学视频、题库及名师板书内容。其"诊—学—练"全流程辅助系统,能依据知识薄弱点精准推荐学习内容。为增强情感交互,产品团队设计了虚拟IP"小猿",学生通过做题兑换"香蕉"投喂的互动功能,使学习过程更具成就感。
值得关注的是,学习机采用智慧小屏设计,具备20余种动态表情,可实现智能情感安抚。曾有学生因家庭沟通问题向设备倾诉,在AI引导下找到解决方法。研发团队强调"效率优先"原则,避免过度游戏化设计,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学习提升。
家校协同构建教育闭环
在北京平谷中学,初二年级163名学生使用墨水屏小猿学练机完成8个学科的当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数学教师王爽观察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自主观看解析视频、完成AI拓展题,形成良性学习循环。家长通过绑定账号,可实时追踪学情数据。
陕西家长何女士的经历印证了设备使用的关键。她最初购买的学习机因缺乏监督导致孩子抄答案,成绩下滑。调整策略后,通过"完成口算喂养电子宠物"等激励机制,设备成为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现在女儿不仅会用它批改作业,还会制定学习计划表。"何女士说。
从课堂互动到家庭辅导,智能教育设备的价值实现依赖于技术温度与使用智慧的双重加持。当AI教师具备"活人感",当批阅机解放教师生产力,当家校形成数据驱动的协同网络,教育变革正沿着更符合时代需求的路径前行。(本报记者 陈静文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13日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