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K时评:新凯来如何成就半导体领域的真正惊喜?

时间:2025-10-16 09:07:26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K时评 评论员 徐杰)近期,“湾芯展”在科技圈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展会的最大亮点并非半导体技术本身,也非深圳这座科技之城,而是一家初露锋芒的新兴企业——新凯来。

自湾芯展发布会以来,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大家心头:新凯来究竟带来了什么“惊喜”?

昨天,新凯来的展台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区域,甚至有观众或蹲或坐,全神贯注地观看屏幕上循环播放的企业介绍视频。这一幕,无疑彰显了公众对新凯来的高度期待。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确认,新凯来在此次湾芯展上并未发布任何新产品。然而,其旗下两家公司却宣布了新品:一款是EDA相关产品,成功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的技术空白;另一款则是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将国产示波器的性能提升了500%。

在开幕式期间,新凯来旗下万里眼的CEO刘桑正式宣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是公众所关注的“惊喜”。这一宣布,让公众产生了复杂的感受:一方面,觉得没有惊喜也发布了重磅产品;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惊喜还不够重磅。

平心而论,示波器这款设备绝非“平庸之作”。它能够实现在半导体芯片研发中的高频信号测试,是芯片设计环节不可或缺的关键辅助工具。然而,公众更期待的是能够扭转产业格局的制造端核心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等。

新凯来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期待,背后暴露出的是行业和公众对其定位的预期。

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凯来已经获得了大量来自“国家队”的资本、技术、人才和资源支持,因此被寄予厚望,需承担起解决整个半导体行业大痛点、大难点的重任;另一方面,作为企业主体,新凯来也必须解决自身经营、客户拓展和盈利等现实问题。

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是攻坚卡脖子技术,还是追求盈利?若选择攻坚,将面临长期投入甚至失败的风险;若转向成熟应用市场领域,虽能快速盈利,却可能陷入“卷同行”的境地,招致行业敌意。更关键的是,“国家队”的支持并非无限期,这使得新凯来的定位选择必须“与时间赛跑”。

纵观半导体行业,近年来在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呈现出信息流、人才流、资本流和技术流的跨区域互动。当此次湾芯展高调打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集成电路第一展”的口号时,可见深圳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不再满足于下游消费电子的优势,而是要向半导体产业链上游进军。

其实,这场展会留下的不仅仅是“有没有惊喜”的争论,而是两个更值得关注的命题:新凯来能否在“历史责任与现实生存”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成长为半导体领域的“破局者”?深圳能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庞大的市场应用优势以及政府的“超常规”式支持,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一极”?

答案不会立即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导体的发展不靠一场展会的刷屏热度,而是需要长期主义的技术攻坚和市场培育。新凯来,以及深圳,每一步都要走得坚实有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