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悦然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全球航天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2025年10月19日11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成功发射,以“一箭3星”方式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国际发射服务领域再下一城。
力箭一号九战九捷,国际订单履约能力凸显
此次发射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九次飞行任务。截至目前,该火箭已累计将73颗卫星送入太空,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9吨,成为国内民商火箭中唯一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型号。更引人注目的是,力箭一号已三次完成国际订单履约,展现出中国商业航天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图片来源:中科宇航
从区域合作到全球布局,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出海
力箭一号的国际征程始于2024年。当年11月,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一箭15星”方式发射,成功将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开启了中国航天服务全球的新篇章。
今年8月,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再创佳绩,以“一箭7星”方式成功发射,其中包含由墨西哥公司研制的ThumbSat卫星。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墨两国在卫星整星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在北美商业市场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技术优势与成本优势双轮驱动,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力箭一号的技术状态已经固化,运载能力、经济性、使用灵活性和可靠性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力箭一号总设计师史晓宁向媒体介绍,通过九次发射任务,力箭一号已建立起包括拼车发射、整箭专车发射、外星搭载发射和发射国家任务在内的多样化发射服务能力。
作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5吨。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发射成本已降至1万美元/公斤(约合7.13万元人民币/公斤)以内,订单响应周期缩短至六个月内,发射场测试发射周期约7-10天。这一成本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同类商业火箭(约5万-6万元/公斤),甚至接近美国SpaceX猎鹰9号火箭的报价(2000-3000美元/公斤)。
SAR遥感卫星入轨,赋能多领域应用
此次发射的中科卫星03星、04星是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两颗X波段SAR遥感卫星,运行于高度505公里的太阳同步冻结回归轨道。两颗卫星成功入轨后,将纳入AIRSAT星座运行,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防灾、水利建设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SAR遥感数据支持,进一步拓展中国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
中科宇航:从独角兽到科创板,商业航天新势力崛起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广东省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作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宇航业务涵盖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科学试验及太空旅游等领域。今年8月,公司已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中国商业航天民企国际合作频传捷报
除了中科宇航,中国商业航天民企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日益频繁。2024年,卫星企业银河航天与泰国主要电信服务运营商True Corporation达成合作,实现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出海,完成泰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
2025年中国航天日上,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前,垣信卫星还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BRAS、马来西亚卫星运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MEASAT等达成相关合作意向。航天宏图今年8月公告,斩获海外9.9亿元合同订单,将首次承接向国际客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业务,且单个项目合同额创历史新高。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披露,在今年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星河动力航天、蓝箭航天与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商业航天的国际“朋友圈”正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