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奢靡生活被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位曾带领少林寺走向商业化的方丈,其个人生活与寺院管理均陷入巨大争议。释永信本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于安徽阜阳颍上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靠种地为生,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未继续学业,1981年,年仅16岁的他决定出家,前往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剃度受戒,拜在释行正法师门下,从此法名永信。
初入少林寺时,寺院环境破败,僧人稀少,全靠香火钱勉强维持。释永信开始学习拳术,并协助处理寺内杂务,逐渐展现出组织能力。1984年左右,他开始负责寺里的接待和财务工作,处理捐款账目,接待官员和游客。1986年,他牵头成立了少林拳法研究会,这是少林寺第一个正式的武术组织,并很快办起了小型表演,吸引了当地关注。
1987年,师父释行正圆寂,年仅26岁的释永信接棒成为监寺,实际掌管寺务。尽管许多人对他年轻有为表示质疑,但他迅速推出一系列改革计划,包括修缮寺院、申请资金等。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县政府,积极寻求合作与赞助。1999年,释永信正式升任方丈,那年他34岁,正值少林寺文化热潮。此前,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已让少林功夫名声大噪。释永信抓住机遇,将寺庙从单纯的宗教场所转变为文化品牌。
他注册了“少林寺”商标,成立了河南少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2000年,少林寺首个官网上线,他亲自监督内容,上传武术视频和寺史介绍。2002年,推出首本杂志,宣传禅武合一理念。2003年,举办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节,邀请中外高手比拼,门票收入大幅增长。
随着少林寺的商业化进程加速,释永信的个人生活也愈发引人注目。外界早有传闻,他不像传统和尚那样清苦。2015年,前弟子释延鲁公开举报,称释永信生活腐败奢侈,敲诈勒索,侵占寺产,并与多名女子有染。举报信长达数万字,列举了十几条罪状,包括他佩戴劳力士手表、穿着名牌袈裟、饮用法国红酒、享用海鲜大餐等。据说,他的袈裟价值高达16万,采用进口丝线制成,而寺内普通僧人仍穿着粗布袈裟。他出行时乘坐奔驰或路虎,甚至乘坐私人飞机前往上海谈项目,落地后直奔五星级酒店套房。
更令人震惊的是私生活问题。举报称他长期违反戒律,与至少几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其中一个名为释延洁的女子被指是他的亲密伴侣,2009年生下一个女儿,疑似私生子。寺内侧殿被改造成私人空间,仆人侍奉,深夜备有海鲜红酒。海外资产传闻更多,据说他通过公司转账将资金流向瑞士账户,总额达30亿美金。他还被指挪用寺款购买豪宅,在郑州和上海均有房产,室内装饰豪华,配备大理石地板和按摩浴缸。
他出席国际会议时,穿着袈裟混在企业家堆里,接名片谈投资,大谈“佛教加资本”的理念,甚至获得了国外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外界称他为“和尚中的乔布斯”,但也有人直言他是“佛门的生意人”。
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2015年举报后,官方曾进行调查,但未采取严厉措施。他低调几个月后便继续露面。寺内财务不透明,账目从未公开,游客捐款的功德钱去向不明。禅修营和武术学校收费高昂,利润全进私人腰包。一次国际会议上,他在洛杉矶酒店宴会厅现身,举杯与企业家碰杯,谈建分寺项目。回国后,他采购劳力士手表,戴着欣赏。他饮用的茶叶也是极品,明前龙井一包价值数千,用盖碗冲泡,由仆人递杯。他收藏的古董摆满书房,偶尔上手把玩。
释永信的野心不小,他将少林寺打造成了一个全球知名的IP,拥有上百万弟子。但这也让古刹变得乌烟瘴气。寺僧私下抱怨,他开会比企业家还勤,弘法变招商,化缘叫功德箱。他出版的品牌书《动身不动心》卖得不错,但内容更像管理手册。寺产年收入几个亿,但他月薪才700块,实际分红和灰色收入无人知晓。海外分寺已建了十几个,澳洲那块地开发成度假村,酒店年赚千万。郑州商业地块规划成少林文化中心,投资巨大。
2025年,这堆事儿终于炸了锅。7月26日晚上,调查人员进入少林寺,他正在批文件时被带走配合调查。7月27日晚,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和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他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通报一出,网上炸开锅。次日,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直接注销了他的戒牒,相当于剥夺了他的和尚身份。官网上他的资料全被删除,照片简介一夜之间变为空白。
随着调查的深入,细节越挖越多。挪用资金涉及寺产开发项目,澳洲分寺和郑州地块均有猫腻,资金流向私人账户。女性关系不止一个,私生子至少确认一个,2009年生女,母亲疑为寺内亲信。财务不公开成为焦点,律师申请公开账目被登封市民族宗教局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海外资产被冻结,豪车被封存,豪宅被查封。合作伙伴撤资,国际活动取消,武术节停办。寺内游客锐减,文创摊位关门,僧人们低头念经,恢复了点宁静。
这事儿不光是释永信个人问题,还戳中了宗教商业化的痛点。少林寺从千年古刹变成景区,和尚变成KOL,香火钱变成门票费。本该清净的地方塞满了消费陷阱。佛教讲世间法不离佛法,他常挂嘴边,但实践起来欲望盖过了戒律。过去他带少林寺出圈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全成了证据。举报人释延鲁2015年那波没成事自己遭报复,但这次风波让他那些旧账全翻了出来。
这事儿提醒人们,宗教和商业混在一起容易出岔子。少林寺本是禅武圣地,现在游客少僧人多或许是好事。释永信的下场给其他寺庙掌门敲了警钟,别把佛法当生意经。披着袈裟的和尚兜里揣着劳力士、嘴上念佛、手上签合同的日子或许一去不复返了。调查继续深入,更多细节将会曝光,少林的路还得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