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微短剧新趋势:头部演员如何成为流量密码?

时间:2025-10-24 10:22:39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汇报


近期,微短剧市场迎来新一轮流量爆发。数据显示,即将开播的《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3》预约量突破770万,《以她为笼》预约量超110万,《邱秘书的婚事》《昼夜回响》预约量均破百万。这些作品均由头部微短剧演员担纲主演,未播先热的态势揭示了一个新趋势:高人气演员正成为微短剧撬动流量的核心支点,行业从‘以剧捧人’转向‘以人带剧’。

‘人带剧’效应:头部演员点燃观众期待

与传统影视领域‘顶流’也难保作品不‘翻车’不同,微短剧市场中头部演员阵容往往是热度的保障。以热播剧《怪她太会撒娇》为例,主演郭宇欣(长播热剧《盛夏芬德拉》女主角)与刘宇航(《楚乔传》参演者)的搭档,为作品流量‘保驾护航’。红果平台热度第二名的《穿成炮灰女配,我成了公婆的心尖宠》,主演墨凝、刘兰博同样是人气居高不下的微短剧演员。


即将上线的作品中,主演阵容同样引发期待。《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由《盛夏芬德拉》男主角刘萧旭担纲;《邱秘书的婚事》女主韩雨彤此前主演的《老公请和我恋爱吧》长尾热度仅次于现象级短剧《盛夏芬德拉》;王小亿主演的《以她为笼》则得益于其代表作《云渺》系列积累的观众人气(续集已拍至第四部)。岳雨婷、马秋元等演员凭借《桃夭》《桃花马上请长缨》等作品积攒人气,均已获得S+级长剧邀约,开启向主流影视圈进阶之路。

‘这是一种情绪上的牵引。’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指出,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与短视频用户心理高度契合——通过高度类型化的内容与固定戏路的演员组合,迅速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例如,同一支舞蹈在不同人演绎下被短视频平台反复推送依旧火爆,微短剧的‘人设+内容’模式同样能实现高效传播。

在此背景下,演员的个人IP化成为关键。以柯淳为例,其凭借年初爆款《好一个乖乖女》迅速走红,抖音粉丝数已增长至592万。陈添祥因《月满西楼》中的白发造型出圈,申浩男的粉丝自发剪辑视频、参与剧宣,通过二创作品推动剧集热度持续攀升(目前两人抖音粉丝分别为124万和115万)。

科班演员比例提升,职业化转型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微短剧演员中科班出身的比例不断提升。《盛夏芬德拉》女主角郭宇欣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刘萧旭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老公请和我恋爱吧》主演韩雨彤为天津音乐学院影视表演硕士;《念念有词》主演何聪睿毕业于中戏播音主持专业。此外,徐艺真、孙艺燃、赵佳、刘博洋、张晋宜等头部演员分别来自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科班背景为作品质量提供了更多保障。

演员职业化转型趋势明显。如《妖妃在上》主演刘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女主滕泽文、《好一个乖乖女》女主余茵均已签约专业机构。唐人影视旗下红果传媒签下曾出演《卿卿日常》的姚冠宇,其在《夜的第七章》《私藏》等短剧中表现亮眼,现已成为最火的短剧男主之一。制作公司亦积极布局:听花岛等头部制作方签约王道铁、曾辉等演员,打造‘以人带剧’的闭环模式;CDhome等传统长剧选角公司设立短剧经纪部门,规范签约与档期管理;欢娱、柠萌等长剧‘大厂’也借短剧发掘新人,推动演员在长短剧之间双向流动。


然而,热潮背后仍存隐忧。微短剧市场成长速度迅猛,但‘年龄’较轻,‘以人带剧’模式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专家提醒,即便拥有顶流主演,‘内容为王’仍是根本,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才能让模式走得更远。微短剧生态迭代速度以年计甚至以月计,从‘剧捧人’到‘人带剧’,头部演员已成为剧集品牌的象征与流量入口,但这场关于人气与内容的博弈仍在继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