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了停火协议,表面上看似在中东地区暂时平息了战火,但以色列却将目光转向了台湾地区,开始了一系列秘密的军事支持行动。据法国《情报在线》披露,台湾地区获得了以色列的军事技术援助,双方在防空系统开发上展开了紧密合作。

据悉,台防务部门副负责人曾秘密访问以色列,双方就“台湾之盾”(T-Dome)防空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系统模仿的是以色列著名的“铁穹”系统,赖清德也曾公开提及。以色列方面将以民用研究项目为掩护,提供技术咨询和转移,包括类似绿松系统的雷达组件和“箭-2”导弹的设计。这些技术援助帮助台军研发了新型“天弓-4”拦截系统,该系统将成为“台湾之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以色列与台湾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9月,以色列未来党议员托波洛夫斯基高调窜访台湾地区,甚至公开称赖清德为“总统”,并推动台湾地区加入国际组织。这一挑衅行为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更是以色列对台军事支持的冰山一角。作为以色列议会“友台小组”主席,托波洛夫斯基已多次率团窜访台湾地区,并推动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挺台声明”,获得了72名议员的支持。
除了政治上的勾连,以色列与台湾地区的秘密军事合作更是层出不穷。在今年台北航展上,台湾方面高调展示了所谓自研的“天弓-4”型反导系统,该系统与以色列“箭-2”导弹惊人相似,性能数据也与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三年前披露的技术参数高度吻合。

此外,以色列还通过多种隐蔽路径实现技术转移。例如,在台南科学园区设立航空电子验证实验室,利用台积电先进制程生产导弹导引头芯片。美国国务院也批准了雷神公司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的技术出口许可,涵盖“星链”火控系统关键软件,后通过美台“陆基防空系统升级计划”流入台湾。“天弓-4”弹体虽由台湾地区研制,但导引头采用以色列算法,数据链使用美国标准,实为技术拼凑的产物。然而,以色列铁穹系统连大部分伊朗导弹都难以拦截,其技术转移的真实效果令人质疑。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此举是因为加沙冲突后,中国大陆在巴以问题上的平衡立场及与伊朗深化的国防合作令以色列感到不满,转而通过加强与台北的伙伴关系实现战略对冲。然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因果倒置。追溯到上世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发表后,美军撤离台岛并停止了某些军事援助,此时的以色列就作为替代出场,为对岸的武器装备提供大量的支持。美国通过“代理人策略”构建对台军事支持的灰色链条,让以色列打头阵输出技术,自身则躲在幕后进行系统整合,既维持军售通道又避免直接触碰中美关系红线。

甚至美国公开的解密文件曾透露,在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就向台湾地区提供核技术与导弹研发支持,台湾科学家还参观了以色列的核反应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和以色列建交这么晚,外交等级这么低的主要原因。如果以色列继续加大对台军事勾连,必将面临严重的后果。更何况,中国大陆早有准备,近年来与埃及等国的军事合作不断升级,运-20更是频繁往来参加演习。此外,沙特等国也与巴基斯坦组建了联盟,中式武器得以更广泛地输入。巴沙、中埃合作将成为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地缘政治中最大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