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足迹》热播:女性觉醒与家国情怀交织的时代史诗

时间:2025-09-20 05:00:38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新浪财经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足迹》剧照

□贺 源

在上海法租界的一隅,一栋见证百年风雨的西式洋房静静伫立。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成为连接三个时代、三代人命运的时空枢纽。2025年9月4日,这部以洋房为叙事载体的年代群像剧《足迹》在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同步上线,迅速掀起全民追剧热潮。

三段式叙事重构年代剧美学

《足迹》采用独特的三段式结构,将30集篇幅划分为民国篇(1930s)、建国篇(1950s)与改革篇(1990s)。故事始于林氏家族的兴衰史:从法租界豪门到妇产科医院,从国营工厂到商住两用楼,洋房的每次功能转变都暗合时代脉搏。这种「空间叙事法」令人联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时空嵌套,使建筑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见证者。

导演张思麟在采访中透露:「我们通过修复洋房内200余处历史细节,从30年代的水龙头到90年代的邓丽君海报,让每个时代都具备可触摸的质感。」这种对细节的苛求,使剧集呈现出电影级的视觉美学。

女性觉醒:打破民国剧刻板印象

剧中女主角林斯允的成长轨迹堪称当代女性独立宣言。面对父亲病逝、家族破产、未婚夫出轨的三重打击,这位留德医学博士没有陷入苦情戏码,而是以法律为武器展开反击:登报揭露未婚夫劣迹、起诉兄长夺回家产、创办妇科医院普及医学知识。其「先自救后救人」的抉择,颠覆了传统年代剧中女性依附男性的叙事定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林斯允将个人命运与女性群体解放相联结。她创办的妇科医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更成为传播现代医学理念的阵地。这种将个体奋斗升华为社会变革的叙事,使角色焕发出超越时代的现代性光芒。

家国同构:小人物的大时代

与林斯允形成呼应的,是出身黑道却成为理想主义律师的程敖。他在法庭上那句「四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就是我背后的势力」,将个人职业理想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剧中通过程敖的律师生涯,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精神坚守。

全剧通过三个时代典型场景的还原——30年代的歌舞厅与报童、50年代的工厂车间、90年代的商住空间,构建起立体的历史坐标系。每个时代的青年都面临着独特的时代命题:30年代的救亡图存、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90年代的市场经济探索,共同谱写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壮丽史诗。

年代剧创新范本:慢节奏中的时代温度

在强情节、快节奏成为主流的当下,《足迹》以舒缓的叙事节奏独树一帜。剧中没有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历史细节还原,让观众在洋房的四季更迭中感受时代的呼吸。50年代工厂里此起彼伏的打铁声、90年代传呼机的滴滴提示音,这些声音记忆成为打开集体情感的钥匙。

正如剧中那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担当」所揭示的,《足迹》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复现,更在于引导当代观众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当林斯允在妇科医院前说出「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就是文明进步的刻度」时,这句跨越时空的宣言,依然震撼着2025年的观众心灵。

这部被观众誉为「2025年电视剧清流」的作品,用三代人的命运浮沉证明:真正的年代剧不应是历史资料的堆砌,而应成为照亮当下的精神火炬。在洋房的窗棂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影子,更是面向未来的勇气与担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