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货运领域因波兰的一项突然举措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波兰单方面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中欧班列这一亚欧物流大动脉遭受严重冲击。
9月12日,波兰政府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包括公路和铁路通道,并实施“禁止通行”政策。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中欧班列波兰段中断,数以万计的集装箱因此滞留。
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通常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最终通过波兰马拉舍维奇(Malczyce)等口岸进入欧洲标准轨距网络。波兰段是中欧班列的主要入欧路径之一,承担着超过30%的运力。
然而,目前波兰马拉舍维奇站等关键节点班列停运,司机和物流人员暂停工作,大量班次和集装箱被迫滞留。
事件触发背景
9月10日,波兰报告称“近20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其领空”,同时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计划于9月12日在毗邻波兰边境区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波兰认为自身安全面临直接威胁,尽管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耿爽呼吁各方就“无人机事件”保持克制,波兰仍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由,坚持关闭口岸。
中断的深远影响
口岸关闭后,中欧卡航与中欧班列受到的冲击程度各异。中欧卡航虽受影响,但物流商已启动应急方案,未发车货物可直接更换路线,已上路或滞留车辆可转道拉脱维亚、立陶宛的边境口岸。然而,转道导致替代口岸严重拥堵,9月15日数据显示,立陶宛Grigorovshina口岸排队卡车达120辆,拉脱维亚两个检查站排队车辆均突破420辆,通行效率大幅下降,延误难以避免。
相比之下,中欧班列受到的冲击更为致命。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关键物流通道,2024年全年开行量超2万列,运载货物达157万标准箱(TEU),是维系中欧供应链稳定的核心力量。波兰在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中占据“咽喉位置”,近90%的中欧班列需过境波兰,且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是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承担超90%的班列换装与换轨任务。
此次口岸关闭,直接切断了核心通道,约300列已发车的中欧班列滞留白俄罗斯边境,所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货物停滞,加剧了跨境卖家、欧洲进口商及零售商的“库存告急”风险,部分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压力。
目前,对于已上路的中欧班列,除等待波兰重新开放口岸外暂无其他可行方案;尚未发车的货物,物流商建议货主考虑转换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或其他路线的卡航,但这需承担运输成本上升与时效调整的额外压力。
事件持续时间与影响
波兰华沙当局明确表示,边境重新开放的前提是“百分之百确认无安全威胁”,具体恢复时间完全由波兰方面根据安全评估决定,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欧洲商会警告,若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供应链价格将上涨,此次关闭预计影响将持续至9月底,还可能引发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近日,中国外交部已积极介入,发言人林剑敦促波兰采取负责任措施,保障班列安全顺畅运行。尽管目前部分物流商通知显示,口岸关闭时间预计为9月12日至16日,但此次事件不仅影响货运,还可能引发供应链连锁反应,欧洲天然气和原油价格也已开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