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深圳的车牌也不再是“香饽饽”了。原本以为广州蓝牌1万元底价成交已是极限,没想到深圳车牌也难逃价格下跌的命运,最低成交价直接跌至12000元!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0月27日,2025年第10期粤B车牌竞价结果正式公布,最低成交价仅为12000元,个人牌平均成交价也降至17328元。值得注意的是,最低成交价的报价有35人,但最终仅有3人成交,市场冷清程度可见一斑。
针对这一现象,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网友认为:“物以稀为贵!建议起拍价提高到两万,让真正有刚需的人去拍,这样车牌也能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否则,几万块钱的车牌,现在谁还会放在眼里!”
也有网友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指出:“各大车企都推出了混动车型,可油可电还能上深圳牌,蓝牌的需求自然就减少了。”
回顾最近8期的个人牌平均成交价,不难发现车牌价格确实在持续走低:
9月:18838元
8月:19582元
7月:20016元
6月:20737元
5月:21462元
4月:22059元
3月:21655元
2月:21279元
按照这个趋势,车牌价格很快就会跌破万元大关。车牌价格的下跌,无疑说明了竞拍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时间回到2017年12月,深圳实施了“限外”政策,非深号牌载客汽车高峰期限行区域扩展至全市范围。这一年,粤B车牌均价创下了历史纪录,个人车牌最低成交价高达82500元,平均成交价更是达到了95103元,远超当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均价5.4万元/平方米,堪称“全国最贵铁皮”!

然而,如今的车牌市场却已风光不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需要蓝牌的人确实少了。而且,新能源绿牌在深圳可以免费上,且在限行、停车等方面还有不少优惠,这使得绿牌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想当年,2%的中签率炒出了天价的蓝牌神话,本质上就是饥饿营销。跟当年房产市场一样,当人们不再关注时,价格就会往下掉。
此外,由于个人车牌无法过户转让,其价值也大打折扣。在经济下行和各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普通打工者对车的需求并不大,大部分人选择坐地铁上下班或打车出行,既方便又经济。
对于公司老板来说,上下班时间可以自由安排,错开早晚高峰期选择开外地车也是可行的。买车作为消耗品,不如打车舒服,出游时租车也更为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深圳绿牌渗透率已超60%,选择油车粤B车牌的人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可以预见的是,蓝牌很快就会成为路上的“另类”了。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