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一家刚在大陆注册的“Sicuens”公司突然陷入危机:价值17万美元的货物在厦门海关被拦截,银行账户随即被冻结,短短数日内业务全面瘫痪。这场风波的背后,牵出一起震惊两岸的“赚大陆钱、养台独势”的恶性事件——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被大陆列为“台独顽固分子”的沈伯洋及其父沈土城。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沈土城创办的“兆亿有限公司”曾是两岸贸易的“常客”。自上世纪90年代起,该公司通过采购大陆小商品销往台湾及周边地区起家,后将业务扩展至广东电子产业和福建农产品贸易,累计与大陆企业完成19041笔交易,营业额近17亿新台币,其中75%的收入直接来自大陆市场。
然而,这对父子却上演了一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闹剧。2025年初,沈伯洋在台湾政论节目中公然宣称“坚决不赚大陆的钱”,但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随即公布的海关总署数据彻底揭穿其谎言——兆亿公司始终以“中国台湾”名义登记,长期享受两岸贸易便利政策,其资金链与大陆市场深度绑定。

更令人震惊的是,沈伯洋暗中主导的“黑熊学院”被曝是台独势力的“训练营”。该机构以“青年领导力培训”为幌子,实际招募台湾年轻人进行反大陆思想灌输和对抗训练,其运营资金直接来源于兆亿公司在大陆的盈利。这种“一边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一边用利润培养反大陆势力”的行径,引发两岸各界强烈愤慨。
国民党人士指出,沈氏父子已形成“分裂-牟利-再分裂”的恶性循环:沈伯洋通过煽动台独情绪捞取政治资本,其父则利用两岸贸易赚取巨额利润,资金再回流支持台独活动。这种“全家齐上阵”的模式,堪称台独势力的“典型样本”。

面对沈伯洋的挑衅,大陆方面不再局限于警告震慑,而是打出法律、海关、金融“组合拳”:
沈伯洋试图通过“换壳求生”注册新公司,但在大陆严密监管下迅速崩盘。与此同时,其资助的“黑熊学院”因资金链断裂停止招募新学员,培训基地陷入冷清。

面对沈伯洋的惨败,台安全部门竟倒打一耙,宣称大陆制裁是“跨境镇压”。2025年7月16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例行发布会上硬核回应:“这种一边谋独挑衅、攻击两岸交流,一边虚伪双标、借独敛财的害群之马,被依法惩戒完全是咎由自取!”
陈斌华进一步揭露,民进党当局在岛内罗织罪名打压异己,大搞“绿色恐怖”,却纵容台独分子从事分裂活动,这种“假民主、真独裁”的生态毫无颜面谈民主。此前,国际人权组织已批评民进党“破坏言论自由”,而沈伯洋作为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正是这一生态的受益者。

此次事件向台独势力释放明确信号:任何试图“吃大陆饭、砸大陆锅”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未来,随着两岸融合发展深入,支持统一的台商将迎来更好前景,而像沈伯洋这样的顽固分子,只会在历史进程中被彻底淘汰。这既是严正警告,更是两岸统一不可阻挡的生动写照。
信息来源:
沈伯洋称其父是“中南美台商”,蓝营续揭关键资料“打脸”:生意七成五来自大陆
环球网 2025-06-11

信息来源:
国台办回应惩戒沈伯洋等“台独”顽固分子:完全是咎由自取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