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从事MCN机构的朋友透露,今年杭州网红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衰退。这一现象在杭州网红聚集地丽晶国际尤为明显,甚至出现了空租现象。
丽晶国际,这座26万平方米的超大单体建筑,曾是全国最大的网红群租公寓。在巅峰时期,这里密集分布着2万多名网红女主播和打工人,其创造的GDP堪比一个镇,同时也是全国榜一大哥贡献最多的地方。然而,如今这里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
回溯至2020年之后,“杭漂”成为新潮流,全国数十万年轻人涌入杭州,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在当时,这并非遥不可及。短视频刚兴起时,杭州网红产业迅速崛起,资本、机构和消费者纷纷涌入,疯狂砸钱。曾有一位女主播过生日时,单日收入高达200多万,无数大哥刷礼物,甚至有企业人员挪用公款打赏。
随后,直播带货的狂潮席卷而来,杭州凭借长三角成熟的供应链优势,再次站在风口浪尖。就连罗永浩也带着团队从北京迁至杭州,发展电商带货业务。
然而,风潮来得快去得也快。从去年开始,全国电商带货行业出现了严重衰退趋势。
一方面,造假问题泛滥成灾。2024年,12315平台接收的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高达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短视频类直播平台的投诉举报更是飙升48.8%。国家开始介入监管,清退劣质内容和直播机构,推动行业回归正轨。同时,直播平台为了利润和避免被网红绑定,也纷纷转向货架模式。
另一方面,直播带货的新鲜感逐渐消退,消费者开始趋于理性,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带来的公共价值。此外,杭州还面临着成都、武汉、长沙等运营成本更低城市的挑战,产业分流现象严重。
2024年,杭州头部主播的收入大幅缩水,中腰部主播的平均月薪同比下降30%。遍地捞金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网红们开始计算房租和生活成本,不再为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挣扎。因此,今年杭州网红集体消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杭州经济不行了。翻看历史,任何创富浪潮都是一波接一波。杭州虽然网红产业滑坡,但科技产业依然蒸蒸日上。这种科技+制造业性质的产业,将让杭州在未来全国格局中走得更加扎实稳当。在全国二线城市中,杭州仍将保持领先地位。
回归产业本身,我一直不太看好网红产业。门槛太低导致大量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涌入,劣质“艺人”层出不穷。一些网红为了吸引流量,不惜采用低俗、博眼球的手段。同时,商业信誉观念淡薄,唯利益论、唯流量论盛行。例如,有企业花费50万坑位费请千万粉丝网红带货卖啤酒,结果只卖出了1瓶。
带货领域造假严重,很多网红缺乏基本的选品能力和质量把控意识,虚假宣传、卖假货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东北雨姐曾把木薯粉条充当红薯粉条卖,小杨哥售卖合成肉却按原切肉高价出售、月饼防腐剂超标。还有一些网红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如某头部大主播卖的卫生巾里被检出含硫脲这一三类致癌物,却还派人删差评、威胁爆料人。
造假、劣质、刷丑等负面价值创造财富的现象,会让社会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扭曲。我曾看过一个对小学生的采访视频,当被问及未来最理想的职业时,答案是网红。因为赚钱多。然而,在我们那个年代,小学生的梦想是科学家、工程师、飞行员等。
虽然大部分人的梦想都落为了笑谈,但不可否认,很多年轻人确实圆了梦,他们成了大国脊梁的后人,共同推动着科技爆发和国运向前。因此,我一直认为,赚钱没问题,网红产业也没问题,但不能过度宣传、过度泡沫化。否则,大量年轻人盲目追求成为网红,过度追求虚荣和表面繁荣,对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将是致命的。
另一个思考是,未来线上消费将逐步饱和,而很大一部分商业和消费场景将不断回归线下。近两年,很多品牌都在线下疯狂开店,而且很多都是大店。以优衣库、安踏为首的服装品牌店,以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为首的IP零售店,以及线上和线下联动的科技品牌如华为、小米、大疆、影石等,都在积极扩店。此外,大街小巷又不断兴起了形形色色的“场景感”女装店。
这是因为线上可以满足便捷需求,但线下商业除了购物外,还能提供情绪价值和体验感。这正是快节奏社会所缺乏的精神需求元素。人类本就是依赖情感联结的群居生物,线下场景恰好提供了最直接的互动场域。市场的活力源于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以及人头攒动间涌动的生机。
未来,线下商业的回归趋势必然存在。这不仅是消费需求的转向,更是“物极必反”规律与“二元平衡”逻辑的现实演绎。当线上的便捷走向饱和时,线下的体验价值便会重新凸显。

本文完,如果喜欢,请点击在看。关于投资分享、实操思路、人生感悟和一线资讯,都会放在星球,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欢迎跟1W+投资爱好者共同成长,日富一日。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