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特朗普释放对华关税松口信号,中企采购18万吨美豆引关注

时间:2025-10-30 20:23:24 来源:军机Talk 作者:军机Talk

随着中美领导人即将在韩国釜山会晤的消息持续发酵,全球市场目光聚焦东亚。特朗普专机刚落地韩国,两条重磅消息便引发连锁反应:一边是特朗普在行程中释放可能下调对华关税的信号,另一边英国路透社披露中粮集团本周已敲定三批美国大豆采购合同。这场看似巧合的“双线操作”,实则暗藏中美贸易博弈的深层逻辑。



大豆库存危机:美国农业州的政治警报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9月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但中国自5月起已暂停采购美豆。爱荷华州大豆期货仓单库存突破680万吨临界点,若持续滞销,每英亩种植成本将亏损64美元。更令白宫焦虑的是,大豆主产区恰是共和党核心票仓——得克萨斯州、艾奥瓦州等农业州选民支持率与农产品出口数据直接挂钩,特朗普政府急需通过贸易谈判稳定基本盘。



中粮集团此次采购的18万吨美豆虽仅占中国年进口量(近9000万吨)的0.2%,但信号意义显著。消息公布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飙升至15个月高位,美国市场信心得到短暂修复。这批货物将从塔科马港、西雅图港启运,标志着中国时隔5个月首次直接采购美国当季新豆。

关税松口与芬太尼:谈判桌上的筹码交换



特朗普提出将平均关税从55%下调至45%的设想,背后是美国消费端的沉重压力。美国智库研究显示,加征关税成本90%由美国进口商承担,圣诞节前夕家电、服装等商品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而将芬太尼问题作为谈判切入点,实为寻找共识突破口——中国早在2019年就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2023-2024年美国因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下降10%,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已交换超百条涉毒情报。



历史数据显示,中美关税博弈已历经多轮拉锯。2024年5月日内瓦会谈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8月延长“关税休战”90天。此次特朗普提出的关税调整,实为应对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大豆滞销等连锁危机的无奈之举。中国采购大豆的举动,则为双方提供了体面下台阶的契机。

南美崛起:全球大豆供应链重构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已发生结构性变化:2024年美豆占比从历史峰值56%跌至不足18%,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占比攀升。巴西“大豆运输走廊”专用铁路降低物流成本28%,阿根廷转基因抗旱品种单产超美9个百分点,其港口自动化清关系统将损耗率控制在3%以下。反观美国,港口智能化滞后导致清关周期延长,第三季度大豆离岸价下跌17%,与南美价格形成倒挂。



尽管竞争加剧,中美贸易互补性仍不可替代。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6883亿美元,中国持续占据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地位(占比近20%)。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掌握主动权,既避免被单一供应方制约,又能通过订单调整影响谈判节奏;美国则需中国市场消化农业产能,同时在芬太尼管控等领域保持合作。

釜山会晤:短期妥协与长期博弈



此次大豆采购与关税松口,本质是中美在贸易战压力下的策略性调整。中国通过市场手段释放谈判诚意,美国则以短期妥协换取农业州稳定。但根本矛盾仍未解决——美国若继续秉持“自身问题外部化”的思维,即便达成阶段性协议,未来仍可能因产业政策、科技竞争等领域分歧引发新的冲突。釜山会晤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市场信号转化为可持续的规则框架,而非重复“谈判-破裂-再谈判”的循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