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上海地铁10号线让座争议:老人怒斥年轻人冷漠引热议

时间:2025-11-02 13:32:57 来源:默可 作者:默可

10月31日晚,一则关于上海地铁10号线的爆料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发帖称:“这不是坍我们的台吗?”事件背后,是早高峰后车厢内白发老人站立无人让座,脚有残疾的男青年无奈坐地的场景,折射出代际沟通与城市文明的新挑战。



当日上午,上海地铁10号线车厢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握扶手站立,身旁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低头刷手机,无人主动让座。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位脚有残疾的男青年因无座位,只能坐在冰凉的地铁地板上。老人手中的旧布袋磨得发毛,地铁启动时他随着晃动,指节因用力抓扶手而泛白;而座位上的年轻人,有的眉头紧锁回复工作消息,有的戴着耳机眼神放空——无人抬头,也无人注意到身边的老人。



老人发帖中的“坍阿拉的台”,透着老上海人对“体面”的执念。在老一辈的记忆里,上海地铁刚开通时,年轻人会抢着给老人、孕妇让座,一句“阿婆您坐”能暖半天。如今,老人觉得“不是不让座的事,是丢了上海人互相体谅的规矩”。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苦衷:座位上的可能是凌晨五点起床赶工的设计师,是连续加班一周的打工人,或是背着沉重电脑包的销售——他们低头刷手机,可能是回复未看完的消息,也可能是累得抬不起头。

更戳人的是那位残疾男青年。他没挤座位,也没开口求助,默默坐在地板上,蜷着腿把包放在腿上。车厢地板再干净也冰凉,他却像没事人似的。这场景比老人站着更让人难受——他不是不想坐,是知道开口也未必有人让,索性自己委屈点。此时再看低头的年轻人,他们是没看见,还是看见了也没办法?毕竟座位有限,让了老人可能还有孕妇,让了残疾青年自己可能要站到终点站。



“坍不坍台”,从来不是靠一次让座就能定的。老人觉得丢了面子,是怀念过去“见难就帮”的热乎气;年轻人没让座,也未必是少了教养,可能是被生活压得没了力气。真正的“坍台”,是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骂对方——老人骂年轻人冷漠,年轻人嫌老人道德绑架,却没人想想:如果当时有人问一句“阿婆您要不要坐”,如果老人能体谅一句“小伙子看着累,我再站会儿没事”,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上海的地铁里,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小事:有年轻人抢着给抱孩子的妈妈让座,也有老人看见加班族趴在座位上睡觉,悄悄把窗户关小一点。这些小事凑在一起,才是上海的“体面”。一次没人让座,没必要喊“坍台”,更该想想:如何让需要座位的人被看见,让愿意让座的人没那么大负担?比如车厢里多些“爱心专座”的提醒,比如大家少看点手机,多留意身边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