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电影《731》即将于9月18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自影片信息曝光以来,这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便在猫眼、淘票票等主流票务平台引发强烈关注,'想看人数'长期占据榜单前列。上周预售开启后,票房数据持续攀升,截至目前,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已突破7500万元大关,首日排片占比更是高达近9成,成为近期影市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
猫眼专业版截图
这部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的战争电影,以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为时间背景,聚焦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为幌子,秘密开展细菌战研究、对无辜百姓实施人体实验的骇人罪行。影片通过还原历史真相,再现了这段被刻意掩盖的反人类暴行,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度讨论。
与今夏引发观影热潮的《南京照相馆》类似,《731》同样选择从平民视角切入历史伤痛。影片中,小贩王永章等普通民众被诱捕、囚禁,沦为惨无人道活体实验品的悲惨遭遇,生动展现了战争洪流下小人物的苦难命运、觉醒过程与不屈抗争。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配合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力,既为历史发声,更为真相立证,让观众在银幕前深刻感受那段血泪交织的岁月。
电影《731》全球上映海报
由于731部队的细菌实验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其罪行始终在秘密状态下进行。战败时的证据销毁行动,加上战后石井四郎与美军的'资料换命'交易,导致这段残忍历史长期被国际社会忽视。随着电影上映日期临近,越来越多物料揭示了影片核心内容:不仅彻底揭穿'731部队是防疫部队'的谎言,更通过艺术创作完成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拷问。
最新发布的'恶魔的面具'版主题预告中,小女孩冰冷的话语与震撼画面形成强烈反差,'天皇亲善,食物宝贵,健康换取自由'等字幕与残酷实验场景交替出现,彻底撕开731部队的伪善面具。在宛如人间炼狱的'集中营'里,无辜百姓根本不知道,所谓'健康'与'自由'的承诺背后,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灭顶之灾。
此前发布的'勿忘'版预告同样极具冲击力。开篇即被绝望哀嚎声淹没的视听语言,配合姜武、王志文等演员饰演的遇难者那凝固着惊恐与绝望的面容,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未知恐惧感。鼠疫实验、跳蚤实验、冰冻实验、活体解剖、人体标本……每一帧画面都在刺穿人类伦理底线,揭示着731部队日常运转的冰冷程序。银幕上遇难者的无声挣扎,化作对那段浸透血泪历史的最深沉控诉,与影片'绝不遗忘'的标语形成强烈呼应,时刻提醒观众:勿忘历史,守望和平。
这部承载历史重任的电影,筹备与制作过程堪称匠心独运。导演赵林山带领团队历时十余年,辗转哈尔滨、日本等多地,查阅超百万字历史资料,采访多位细菌战幸存者后代。为精准还原历史,团队对8000页部队解密档案和423小时原队员影像资料进行逐一考证。拍摄过程中,从四方楼场地搭建、'特别移送'火车车厢还原,到人物妆造细节处理,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有史可依'。剧组甚至动用重达109吨的火车进行拍摄,还借用了731事件的真实历史文物,导演反复强调:'这些文物不能破碎,不能丢失,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731最初是一个人的记忆,后来是一群人的、一座城的、一个国家的记忆——而今天,我们应该让它成为世界的记忆。'导演赵林山如是说。为确保历史真实性,剧组特别邀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作为国内731历史研究最权威的专家之一,金成民为影片提供了大量专业指导。
在服装道具还原方面,剧组同样下足功夫。演员的实验服袖口和背后设计为可撕开式,方便还原当年人体实验的注射场景。剧组还前往博物馆搜集实物证据,如刻有日本钢印的机关枪等战争遗物,力求从每一个细节还原历史真相。
《731》相关史料
影片近日发布的'记忆特辑'中,多位来自浙江衢州、宁波、丽水、义乌、江西上饶、湖南常德等地的细菌战受害者遗属,通过真实口述揭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宁波的胡贤忠老先生回忆起1940年日军飞机投下细菌武器的经过,仍历历在目;常德的徐万智老人哽咽着诉说一家数口几乎全部丧生的悲剧;丽水的梁苏英女士含泪描述亲人购买棺材时的揪心场景。从这些口述中,被跳蚤叮咬后整夜嚎叫的痛楚、患者全身发黑小便带血的症状,以及整个村庄人口骤减、至今未能恢复的残酷现实被一一呈现。细菌战不仅造成即时死亡,更带来持续几代人的病痛阴影和心理创伤。义乌的王明光老人直言:'要讲下去,跟日本鬼子那里受害的苦难,一代代讲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电影《南京照相馆》曾引发关于是否适合带孩子观看的讨论,导演申奥曾表示'电影已经拍出来了,可以等孩子们长大'。此次《731》在发布的预告片中也明确标识'未满十八周岁谨慎观看',提示观众根据内容性质做出观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