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辛芷蕾凭借在影视作品中的出色表现,一举夺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备受瞩目的“顶流”明星。从粉丝到普通观众,全网纷纷送上祝贺与赞美,尤其是女性群体,为她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颁奖现场,当被记者问及获奖感受时,辛芷蕾没有客套的谦虚,而是自信满满地表示:“实至名归,代表我很厉害。”这句直白的话语,展现了39岁女性独有的自信与魅力,也感染了无数观众。她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中年女性在演艺圈的无限可能。
回顾辛芷蕾的演艺之路,可谓充满坎坷与励志。16岁在鹤岗当服务员,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非科班出身,直到30岁才在演艺圈初露头角。她曾经历过拮据的生活,也遭受过外界的嘲笑与质疑。然而,这个小城姑娘凭借一股闯劲,厚积薄发,最终蜕变成国际巨星。在获奖感言中,她激动地说:“刚入行时我说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成为一个国际巨星,那时候我遭受到很多嘲笑,但是你看,今天我终于站在这了。”她还鼓励所有女孩:“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
不被看好的野心,终成励志典范
辛芷蕾的成名之路,虽然充满励志色彩,但并非一帆风顺。她的长相并不符合大众喜欢的柔和标准,连漂亮和性感都带着某种攻击性;性格脾气也不够内敛,在低调谦逊即为美德的社会规则中,她毫不避讳地公开谈及“想红”和“挣大钱”。都说“出名要趁早”,可她也没吃到什么青春饭,在小花们手握泼天流量的年纪,她才刚入行,直到30岁之后才慢慢被大众熟知。然而,正是这些不符合娱乐圈主流的特质,让她在众多明星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到了叙事的中心。
早期,辛芷蕾因为直爽的性格和一些“豪言壮语”的发言,被贴上了“欲望”“野心”的标签。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友善的评价,反倒是批判她狂妄自大不懂矜持。然而,随着演技的逐渐被认可,她的风评开始扭转。好的剧本和表演实力为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路人缘,那些关于“野心”的评价也松动了些。她饰演的角色,如《绣春刀》中的女侠丁白缨、《如懿传》中的金玉妍、《繁花》中的李李,都展现了硬气和狠劲,与她本人的气质不谋而合。
演员事业上的“狠”劲
在演员这份事业上,辛芷蕾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因为想赢,她把梦想当成激励自己的燃料。拍《长江图》时,不会游泳的她在寒冬的长江水里一遍又一遍地拍危险戏;为了完美诠释《繁花》中李李的女人味和上世纪90年代的风韵,她穿着高跟鞋练了两年的探戈和拉丁;在已有几个爆款作品后,她又逼自己一把去演话剧《初步举证》,两个半小时的独角戏,112页的剧本,一人饰演24个角色,她硬生生一个人从头演到了底。这些努力和敬业程度,足以让她说出那句“实至名归”。她的实力,配得上她的野心。
话剧《初步举证》
时尚优等生,高级厌世脸
作为演员,辛芷蕾曾被评价太凶太凌厉,但时尚圈却喜欢有个性和棱角的人。她充满辨识度的气质和时尚天然适配,长相在时尚圈里是“高级厌世脸”,美得很霸气。她的时尚品味也是公认的好,私服很会穿;全网还流行过她的“辛芷蕾发型”;造型和杂志大片更是频频出圈。早在七八年前,辛芷蕾还不那么炙手可热的时候,香奈儿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她那份独特的时尚气质,频繁邀请她参加品牌活动,后来又官宣她成为品牌形象大使。香奈儿选人挑剔,更在意人物本身的质感,辛芷蕾身上有品牌喜欢的混沌气质,她潇洒、精致、慵懒、性感、优雅大气,与香奈儿的适配度极高。
她的杂志大片也时常令人惊艳,工作室的出图审美绝佳。面对镜头,她的神态和肢体语言浑然天成,一个眼神就能带出故事感,气场强势。摄影师们喜欢她脸上展现的欲望和野心,那是出片的关键。
可爱鲜活的蕾子姐
长了一张“不好惹”的脸,演过一些“不好惹”的狠角色,人们不自觉地就以为她本人也高冷锋利。然而,在《花少》节目中,人们看到了冷面之下鲜活可爱又十分接地气的她。节目中,她穿着东北大花袄转手绢,随时随地开始整活“演小品”,喜剧性格大大咧咧,却也有性情细腻的一面。观众了解到,她在6岁还没锅台高的时候,就开始给弟弟和下班的爸爸做饭。在节目中,辛芷蕾既有种成熟睿智的“姐感”,还有种幼稚天真的孩子气。《花少》播完,观众都感慨“哪能想到她是这样的”,亲切得像是“看着自家小姑上了电视”,大家又重新认识并爱上了这个幽默敞亮的东北大妞。
拿下威尼斯影后,名气让人们纷纷开始考古辛芷蕾,后知后觉她年轻时的“豪言壮语”是如此合理。她不过是早早就有了超前的女性意识。在VOGUE群封的采访中,她写下“我们是主导叙事的”,与她在13年发的微博相比,如今更有了十足的底气。
VOGUE二十周年问卷
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芷”是一种野草,“蕾”是野花,都是很有生命力的代表,充满了野气和韧劲。看到她,还会莫名想起“平原上的火焰”这个形容,她有着厚实的生命质地,也生猛得像一团野火。
这个社会不太喜欢展露锋芒的女性,中年女性面对着年龄的焦虑,年轻女孩的梦想也总是被看轻。还好有很多女性正在打破传统的规训,她们告诉我们有野心并不可耻,想赢是很好的事。辛芷蕾39岁了,不会觉得她成名太晚,反倒是觉得她红得正是时候。她来到了“姐姐”和“大女主”全面盛开的时代,敢做梦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到了世界级的舞台。像一盏灯塔,她走过的路会成为力量和启示,指引着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女性们继续前进。
- End -
撰稿:editor
图片:网络
联系:info@fakesh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