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最近愁得睡不着觉——她34岁的女儿,在相亲市场摸爬滚打47次后,依然保持着单身状态。上周,女儿又拒绝了一位年薪30万、有房有车的程序员,理由竟是“开的车才二十多万,没诚意”。张阿姨急得直跺脚:“再这么挑下去,真要一个人过年了!”
这样的故事,早已不是个例。打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男人不给你买LV就是不够爱你”“彩礼低于30万就是看不起你”等言论铺天盖地。甚至有长辈开始怀疑:“当年老伴是不是太抠了?”但现实是,北京一套老破小的首付就能掏空六个钱包,年薪30万在婚恋市场虽不算顶尖,却也远超平均水平。可当这些标准遇上网络上的“人均百万”,瞬间显得微不足道。
我表妹就是被“毒鸡汤”深度影响的典型。她月薪八千,却要求对方年薪百万、全款房、婚后工资上交。去年,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对方一听她“婚后不工作不做家务”,直接拉黑。如今,她天天在朋友圈抱怨“好男人都死哪去了”,看得人直尴尬。
更令人震惊的是“捞女”产业链的兴起。我哥们儿上周相亲,见面第三次,女生就暗示想要最新款iPhone。他装傻没接茬,结果对方当场翻脸:“连这点诚意都没有?”后来他才知道,这女生专门混相亲局,靠收礼物赚得盆满钵满,被圈子里拉黑后还换个马甲继续钓。
面对这样的现象,男生们也变得越来越精明。我同事阿杰,程序员,年薪40万,明确表示:“我可以请吃饭,但想要包包?免谈。”他说,身边太多兄弟被当冤种,现在相亲先看对方有没有工作、会不会主动买单,“谁的钱不是加班加出来的?婚姻又不是扶贫。”
相比之下,那些共同奋斗的夫妻更显珍贵。我表姐和姐夫结婚时租住在10平米的隔断房,现在靠一起开小饭馆买了两套房。姐夫说,最感动的是当年他发烧到39度,表姐把唯一一件羽绒服盖在他身上,自己穿着单衣去进货。这种一起扛事儿的感情,比任何物质都值钱。
如今,连婚介所的红娘都直言:“最受欢迎的女生不是最漂亮的,而是那种‘能一起还房贷’的。”毕竟,谁也不想回家面对个祖宗。感情的本质,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你图他钱,他图你年轻,这种交易迟早崩盘。
那些还在做梦“嫁个提款机”的姑娘,真该醒醒了。真想结婚,先把“毒鸡汤”戒了,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毕竟,王子只会娶公主,不会救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