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 | 《爱情而已》剧照
文 | 冯仑(公众号 | 冯仑风马牛)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惑与抉择。有读者曾问我:'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究竟靠什么坚持下去?'我的回答始终如一:最重要的就三个字——'我愿意'。
人这一生,有三件事永远算不准。第一,算不准自己能挣多少钱。即便最精明的财务规划师,也无法预测一生的财富积累。第二,算不准有多少痛苦与幸福。就像那些在民政局门口排队的情侣,有人满心欢喜步入婚姻,却有一半最终走向离婚。第三,算不准何时以何种方式告别世界。这三件事,正是利害、苦乐、生死的终极命题。
很多人执着于计算这些未知,结果陷入无尽的焦虑。当遇到难题时,他们往往在各种选择间来回摇摆,不断后悔,最终让情况变得更糟。这就像在拉抽屉——每拉开一次,就多一份纠结,少一份决断。
在做选择时,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价值观。'我愿意'这三个字,正是价值观的具象化表达。以价值观为导向做选择,最大的好处在于:当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我们基本不会焦虑,也不会后悔,更能坚持下去。
释迦牟尼舍弃王族生活,选择苦修,是因为他愿意。我认识不少企业家,年过六旬仍坚持创业,即便辛苦也乐在其中,同样是因为他们愿意。这种'愿意',无关外界评价,只关乎内心真实。
作为房地产从业者,我曾参与多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911事件'后,我们参与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在一号楼顶层运营'中国中心'。后来,又在台北阳明山开发'万通台北2011'。这两个项目都没赚多少钱,过程也充满曲折。如果在中国大陆其他城市做项目,收益肯定更高。但之所以选择这些项目,是因为我愿意——愿意为促进中美交流、两岸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当然,这有个前提——'必须赚钱'。毕竟,企业要生存,员工要生活。如果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那么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在此前提下,我们始终按照价值观做判断、做选择。
我们提倡'守正出奇'。所谓'守正',就是坚持原则、规范、正道,讲道德,认真做好企业,依法依规做事。所谓'出奇',则是在必要时适当变通。在'野蛮生长'的年代,企业完全不变通可能难以生存,因此偶尔需要'出奇'。
但过去30年,中国已建立起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应当坚持'守正',减少变通。我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出事,都是因为变通太多。为了办事,找人、送礼、请客吃饭,破坏规则,最终导致关系复杂、成本高昂、风险巨大。
因此,我们选择不变通。不能办?那就不办。只能缓办?那就慢慢办。不找领导,不请吃饭,依法依规去做。这样可能会少挣钱,但只要公司的经营行为是正的,就足够了。
从长远看,以50年、100年的尺度来衡量,眼前的得失并不重要。清代广州十三行的首富伍秉鉴,曾被誉为'全球首富',但一百多年后,他的财富早已被遗忘。这告诉我们,做生意要坚持守正、不变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放弃,不请客、少去包房,在大厅吃饭也挺好。
因为坚持这样的价值观,我很少为钱的事郁闷。我们做的都是愿意做的事。在公司里,我们有一个说法:'先算是非,后算得失'。做事之前,先看这事对不对。这样,做一辈子生意也不会出事。
钱分为三类:善款、利润、赃款。中性的是利润,好的是善款,坏的是赃款。怎么保证利润不转化为赃款?那就得先算是非,后算得失,用价值观来算。
正因为如此,我们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做了纽约的项目,做了台北的项目。即便赚得不多,甚至出现亏损,只要这个损失是我承受得了的,我就不后悔。因为这是我的价值观,我愿意。
俗话说:'千金难买我愿意'。以前看小说,常见为爱私奔的情节。私奔就是'他们愿意',别人干预得越厉害,他们越愿意。因为愿意,颠沛流离都是爱情,寒窑苦守也是幸福,生死与共那叫长情。如果不愿意,再怎么光鲜也都是凑合。
人这一生,终究要活一个'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