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邸含玮
近期,一部名为《树影迷宫》的悬疑剧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常见的悬疑剧不同,该剧并未刻意追求精巧复杂的推理设置,而是通过一桩跨越十八年的命案,将探寻真相的紧张感巧妙融入市井胡同的烟火气中。低矮平房里的人情冷暖,让悬疑故事从荧幕中走出,变得触手可及,更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对人性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刻拷问。
故事的主角是刚从公安大学毕业分配到此的民警赵赶鹅(尹昉饰)。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遇到危险总是冲锋在前,但沉默寡言的性格让他与这里的市井气息显得格格不入。在师父冉曦(廖凡饰)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融入了这片生活。十八年后,尽管已不再年轻,赵赶鹅却始终未曾放下那桩旧案,他的半地下住所里,案件资料铺满了各个房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用自己的整个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真相与正义。这份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坚守,实则蕴含着最炽热的情感。
如果说赵赶鹅的坚守是“外放的执拗”,那么师父冉曦的执着则是“内敛的隐忍”。为了替自己的师父缉凶,他来到这里暗中蹲守,遇到赵赶鹅时,已经坚守了十年。平日里的冉曦,看似随遇而安、得过且过,那份松弛感仿佛与刑警的锐利绝缘。然而,正是在这份“松弛感”的掩护下,他得以与胡同居民打成一片,让市井烟火气成为了工作的强大助力。
剧中最具深意的意象,莫过于剧名中的“树影”。在胡同的甬道上、斑驳的院墙边、居民家的窗棂旁,无论白天黑夜,总能看见斑驳的树影。树影可以遮蔽真相,但只要勇敢走进,便能发现本真。因情感问题致病的“武疯子”、偷情的理发店老板与假寐的妻子、貌合神离的被害女孩母亲与再婚丈夫,以及冉曦的妻子与儿子、被害女孩的生父……这些带着生活粗粝与真实的人物,共同构成了胡同里鲜活的烟火图景。正如拾荒者“老捡”所说:“如果把这些平房的房顶挑开,看看每家每户的生活,那比电视剧还要精彩。”
这些市井烟火下的普通人,虽然会为了自保而回避问题,但也会为了情分而伸出援手。因此,当悬疑与市井烟火相遇,推理便不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而是成为了与人性的深度交互。悬疑也不再是某种奇观的铺设,而是成为了观察生活、探讨人性的窗口。剧中师徒二人的探案过程,实际上就是与这些老街坊心与心的交流过程。有时,越是在烟火气下,解决问题越需要将心比心。
生活或许会有阴影,真相或许也会迟到,但总有像赵赶鹅、冉曦这样的坚守者,在市井烟火中默默守护着正义的底线。当悬疑故事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当探案者与涉案者的生活交织、甚至命运交错,这样的作品,自然能够深深走进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