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巴图:我不怨父亲英达,也不嫉妒弟弟英如镝,更没必要认祖归宗

时间:2025-10-06 14:38:52 来源:春秋论娱 作者:春秋论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你小时候不养我,如今却指望我来养老?这世间岂能容你两头占尽好处。

当年英达一次次将巴图拒之门外,甚至狠心撂下话:“断绝父子关系。”

一句“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彻底斩断了血缘中的温情纽带。



葬礼被拒的“外人”

在巴图的记忆深处,父亲英达的形象始终模糊而刺痛。

1997年父母离异那年,他才七岁,仍天真地以为“爸爸只是太忙”。他曾鼓起勇气用母亲的电话拨过去,轻声说:“爸爸,我想和你一起玩。”

回应他的只有冷漠的“我很忙”,紧接着便是挂断的忙音。那一声长长的嘟嘟声,成了他童年最清晰也最冰冷的回响。



这份微弱的期盼,在他十一岁那年彻底崩塌。爷爷英若诚住院期间,巴图在病房偶然遇见英达,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请求:“爸爸,能留个电话吗?我保证不会常打扰。”

可英达只是皱眉避开,冷冷抛出那句熟悉的话:“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



更令人心寒的是,宋丹丹为让英达能随时联系儿子,十四年从未更换手机号码,却始终未等来一个来电或一条短信。

2003年,爷爷英若诚去世,巴图从新闻中得知噩耗,渴望送老人最后一程,却被英达以“你不姓英”为由拦在灵堂之外。那一刻,他终于认清——在亲生父亲眼中,自己早已是局外人。



更残忍的是,英达后来在节目中被问及巴图时,竟轻描淡写地说:“英字得考察考察。” 这番言论让巴图长期背负“非亲生”的流言蜚语,承受无端羞辱。

与此同时,英如镝正沐浴在父亲无微不至的宠爱之中。



出生于1998年的英如镝,三岁起便被英达精心安排各类兴趣班。当他展现出冰球天赋后,英达更是倾尽资源全力栽培。

购置顶级装备、聘请国家队教练一对一指导、长期包下国贸冰场训练,甚至不惜斥巨资打造私人冰场供其使用。

英达曾在公开场合动情表示:若只能带三样东西去外太空,他会带上英如镝的照片。

如此悬殊的对待方式,让巴图的成长之路浸满了沉默的伤痕。



母爱的伟大

幸运的是,巴图的生命中从不缺少真正的温暖与守护。

1997年离婚后,宋丹丹一度因想给儿子更好生活条件,考虑让英达暂时抚养巴图。但在赴美疗伤的日子里,异国孤独让她愈发思念孩子。

直到朋友倪萍点醒她:“买得到的东西都不珍贵,唯有团聚才是无价之宝。” 她当即决定返回北京,并在巴图七岁生日当天,坚定夺回抚养权。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宋丹丹于同年结识赵玉吉,仅用二十八天便闪婚。

这位复旦毕业的企业家,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填补了父爱的空白:清晨准时送学,夜晚耐心辅导功课,周末手把手教骑自行车,就连孩子受委屈时也能温柔开解。



时间久了,巴图心中的隔阂逐渐消融,主动喊出了那声久违的“爸”。多年后他在《跨界歌王》中坦言:“多亏有赵爸,我才拥有了没有缺憾的童年。”

而宋丹丹,则把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即便工作繁忙,她也坚持陪巴图吃饭谈心;当儿子因“星二代”身份遭受质疑时,她亲自陪他出演《李春天的春天》,助其积累口碑。

每当英达在镜头前“扮演慈父”刺伤巴图时,她毫不犹豫在微博怒斥:“你不是人!”

这份毫无保留的母爱,成为巴图抵御伤害最坚固的盾牌。



2009年踏入演艺圈之初,外界充斥着“靠妈妈上位”的嘲讽。

他未曾辩驳,而是默默在《老牛家的战争》中踏实演绎每一个配角,一步一个脚印打磨演技。后来抓住直播热潮,凭借憨厚真诚的风格赢得百万粉丝,如今事业稳定。

妻子王博谷同样出色能干,夫妻二人将日子经营得温馨红火。



自2014年成婚后,巴图努力活成自己理想中的父亲模样。

在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他细心为儿子苹果去核,平等交流的态度令人动容,被网友盛赞“堪称父亲典范”。



尤为感人的是,2018年与2022年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后,他果断决定让孩子随母姓“宋”,理由质朴却深刻:“最重要的是在爱里长大。”

眼见巴图把生活过得幸福圆满,令人艳羡。



英达却突然在公众面前拾起“慈父”人设。

他在访谈中对着镜头诉苦,声称“对巴图和英如镝一向一视同仁”。

“如果我有机会,当然会公平对待,可人家根本不让我靠近,我又如何参与?”



但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试问,七岁的巴图含泪打电话祈求陪伴,十一岁在医院低声恳求联系方式,哪一次不是主动靠近?

更何况宋丹丹为方便联系,坚持十四年未换号码,这些事实早已戳穿了他的借口。

归根结底,并非“人家不要”,而是他当初根本未曾珍惜这个儿子。



推卸责任还不够,英达还将目光投向第三代。

看到巴图的两个儿子活泼可爱,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希望孙子改姓“英”,甚至主动提出想探望孩子。

这话听来格外讽刺。

当年巴图被拒之于爷爷葬礼门外时,他可曾想过血脉亲情?



英如镝练冰球,他肯砸钱建私人冰场;巴图童年连一句问候都没有,如今却奢望孙子认祖归宗。这般迟来的关注,显得太过虚伪。

英如镝也在直播中“帮腔”:“希望能联系上巴图哥哥,又怕打扰他”,被网友直指“满嘴套路,茶气十足”。



面对种种纷扰,巴图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仅用九个字回应:“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无所谓”意味着放下对父爱的执念;“没必要”是对修复关系的理性否定;“不至于”则是拒绝让过往恩怨滋生怨恨。



这简短有力的回应,彰显了巴图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我的生命已然完整,拥有深爱我的妻子、孩子、母亲和赵爸,不再需要填补所谓‘父爱’的空缺。”

无论身处何种舆论风波,巴图始终保持着平和从容的姿态。



这不是软弱,而是历经风雨后的清醒抉择。

他深知,执着于怨恨只会困住自己,唯有释怀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

如今的他阳光开朗,在综艺节目中展现“有点胖、动作笨拙却真诚勤快”的形象,主动承担任务、关心他人感受,赢得观众广泛喜爱。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