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电影长达120年的历史长河中,动画电影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经典地位。每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动画都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影史上的高光时刻。
往日的辉煌与当下的活力交相辉映,2025年金鸡影展特别推出“梦绘”动画展映单元,将展出五部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与新作。其中包括三部上世纪经典——《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以及两部今年全新力作——《浪浪山小妖怪》《燃比娃》。
点击查看排片表:2025金鸡影展排片表
以下是完整片单及详细介绍:


>> 《大闹天宫》<<
今年,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实至名归。然而,早在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便已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大片时代,观影人次高达3亿,并于1963年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 《大闹天宫》深度解析<<
《大闹天宫》的成功,在于其集民族风格之大成。影片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主角孙悟空的造型、电影配乐、美术设计等方面均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大圣的造型融合了京剧脸谱、年画、民间玩偶等元素,配乐则融合了广东音乐、京剧、昆曲等,与动画影像相得益彰。唯有在大银幕上,方能真正领略这部动画巨作的震撼魅力。

>>《天书奇谭》<<
同样出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天书奇谭》,是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之后的中国第三部动画长片。该片于1983年上映,历经时间沉淀,已成为数代观众口口相传的神作。

>>《天书奇谭》艺术特色<<
《天书奇谭》同样以民族化风格为底色。影片取材自《平妖传》,编导善于从古典名著和民间故事中提炼精华。通过融合戏曲和民间艺术精华的造型设计、工笔重彩的背景设计以及戏曲和民间打击乐风格的配乐,影片展现出中式美学的独特追求。同时,诙谐有趣的角色设计和台词,让观众全面感受到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

>>《宝莲灯》<<
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是中国动画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影片以中国传统神话“劈山救母”为蓝本,保留了水墨、敦煌壁画等传统美学风格,同时融入了公路片结构、中国武侠片的复仇主线以及迪士尼轻喜剧元素,消解了传统神话的严肃史诗性。明星配音阵容、歌星演唱主题曲插曲等商业化举措,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给不少观众留下了“中国动画大片”的深刻印象。
影片于1999年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

>>《浪浪山小妖怪》<<
《浪浪山小妖怪》于2025年8月上映,以17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该片是继《哪吒之魔童闹海》之后,中国动画再创辉煌、生生不息的又一希望之光。

>>《浪浪山小妖怪》深度解读<<
《浪浪山小妖怪》是2023年《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的衍生长片。该片之所以成为现象级作品,更在于其在奇观之外为观众提供了难得的“情绪价值”。影片将《小妖怪的夏天》中小人物的卑微怯懦放大升华,唱响了一首“社畜”的集体赞歌。
本片在视听上延续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传统东方美学,同时又不吝挥洒现代动画的热血元素,在“情绪”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

>>《燃比娃》<<
《燃比娃》继承了上美影的光荣传统。在《三个和尚》于1982年、《鹬蚌相争》于1984年分别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之后,《燃比娃》入围了2025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Kplus竞赛单元。

>>《燃比娃》故事梗概<<
影片故事源自羌族神话,讲述了一只被人类抚养长大的猴子,追寻母亲的足迹踏上神山探寻“温暖”之谜。它在“恐惧之兽”口中夺取火种,最终褪去毛发涅槃成人。在主题与风格方面,《燃比娃》可视为《一幅僮锦》《蝴蝶泉》《火童》《勇士》等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的新时代复兴之作。
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开启了中国动画的先河。在中国动画迎来100周年之际,金鸡影展为您开启一段经典之旅,亦“梦绘”未来。
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
影展佳作推荐、选片指南、活动信息
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