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在许多人眼中,港台地区似乎总带着一丝神秘与西化的色彩,然而,当这种西化与资本主义的糟粕相结合时,却催生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演艺圈生态。为何港台文艺片逐渐失去观众?答案或许在于,那里对从业者的态度,简直比旧社会还要残酷。剧组内部,权力的游戏比黑帮更甚,至少黑帮还讲点义气,而这里的某些人,却以剥夺他人生存资源为乐,金钱的异化让人性变得扭曲。
这种风气,不禁让人联想到旧社会的地主,他们不缺钱,却以欺负人为乐,变态至极。在金钱的驱使下,人性被彻底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荡然无存。
国家曾立项一部电视剧,旨在展现内地城市在市场浪潮中的解放思想与重大成就。这本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项目,然而,当它落入某些知名导演之手时,却变成了剥削、压迫、侮辱、权钱交易、潜规则甚至袭警的温床。这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实现方式,真的能传达出项目的初衷吗?
公权力在面对这些旧社会下九流的东西时,似乎显得过于宽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努力让每个人翻身成为普通劳动者,强调人人平等。然而,港台地区的某些风气却悄然渗透,让一些人开始以压迫他人为乐,甚至敢于挑战公权力,事后还能轻易摆平。这种风气,无疑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极大挑战。
我们往往容易被经济的光环所迷惑,认为经济风光就是文明。然而,人的思想一旦被搞坏,社会必将急速倒退。美国就是一个例子,尽管经济依然强大,但社会凝聚力却日益减弱。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同情心、以奴役别人为乐的生产关系,注定无法长久。
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潜移默化,危害巨大。从诈骗技巧到车间工人的机械化,从蒙太奇广告到“蒙派营销”,港台地区的某些做法在内地演变成了更加恶劣的形式。他们似乎总在比拼谁更像旧社会的大老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一部片子搞得让人看不懂,还美其名曰“艺术片”。
这一切的曝光,源于一位渐冻症编剧的勇敢发声。他在主创了电视剧文稿后,仅要求署一个编剧的名字,却遭到了拒绝。随后,他公开了剧组录音,揭露了知名导演的种种恶行。这位导演不仅嘲讽编剧,还让他承担生活助理的工作,甚至说出“一个月薪3000的人,还要来做生活助理,多么的划算啊”这样令人震惊的话。
在无名编剧泛滥的今天,许多大学生为了生计接活,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署名。他们默默付出,却只能看着老油条们拿着他们的稿子领奖。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在演艺圈屡见不鲜。然而,这位编剧的要求并不高,他只希望能在编剧组里署上自己的名字,却依然遭到了拒绝。
剧组的行为,无疑让人感到不齿。他们要么给钱,要么给名,却选择了两头都不占。这种做法,与干工程时的外包牛马干大头、合同工干小头、上台领奖的是大领导有何区别?然而,文艺创作与干工程毕竟不同,创作者需要的是尊重与认可,而不是简单的金钱交易。
如此残酷的压榨,让人不禁想起民国的历史。演艺圈的人,似乎真的有些烂。小人物无名无利,大人物则肮脏龌龊。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导演带领过的剧组曾在内地集体嫖娼,还被写进了“地方志”。这样的剧组,竟然还常常上文艺片来教育人,真是讽刺至极。他们自己都没有道德、没有爱、没有同情心,还怎么教育观众呢?
现在好多影视作品没法看,主要是因为整个产业链中吸血的多、干活的少。分配失衡导致做文字的不如群演,群演至少不用给老板和他的舔狗们做饭。这种基础不牢的产业链,怎么能打造出优秀的作品呢?
有些导演甚至直接抄袭网文,连编剧都不要了。这些写网文的作者可怜至极,他们挣个流量和打赏,却往往与影视改编的巨额收益无缘。有个剧组投了一个过亿的古装剧,却因为抄袭而崩盘。这种偷鸡摸狗、压榨奴役的行为,竟然还洋洋得意,真是让人无语。
香港的某些思维一直很“旧社会”,比如那个武侠大家,他给员工的薪水极低,却还大言不惭地说“你来我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这种伪善的行为,连李敖都看不下去,直言他是“伪善,不入流的货色”。看看那里的商人,简直是无法无天,让老百姓住鸽子楼,性格乖戾,精神压抑。
这群人把别人当耗材,吸干对方剩余价值后一脚踢开。他们自己吃肉还不肯给别人留汤,连骨头渣子都不肯剩下半点。然而,他们却要去拍一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正剧,这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味。有个网友说得好,“一个给先富资本家涂脂抹粉的电视剧,他的幕后却深刻暴露了这些资本的罪恶,不得不说很幽默。”
演艺圈真是牛鬼蛇神辈出,给社会带来非常不好的风气。空手套白狼、压榨、欺负人、潜规则在各个行业里蔓延开来,学出来的都是恶习。一个吃相太难看的社会,最后社会都会崩掉的。这次编剧对行业的曝光,让普通大众有了个清醒的认识。所谓的上流社会的人,往往是下流的。我们人民群众要洁身自好,团结起来,一起来抵制下流人!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