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当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渗透至影视创作领域,方兴未艾的微短剧市场正迎来一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从TVB试水AI生成剧集到福克斯娱乐入股相关公司,AI是否会颠覆传统微短剧生态?这一话题引发行业内外广泛讨论。
据香港雅虎新闻网报道,今年9月,TVB旗下TVB Plus频道推出青春校园爱情微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每集时长不超过2分钟,讲述了一个融合奇幻元素的青春爱情故事。作为香港首部AI全流程制作的微短剧,该剧摒弃了传统拍摄模式——无现场取景、无后期制作、无真人演员,画面设计由AI完成,制作团队仅负责剧情完善与角色细化。不过,角色配音仍由真人演员完成,制作方还为剧中两位“主演”开设社交账号,通过互动增强观众代入感。

香港AI微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剧照
该剧上线后评价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人物造型美观但缺乏真实感”“总体质量可接受”,另一些观众则批评“剧情单薄”“感情线铺垫不足”。这种争议恰恰反映了当前AI微短剧的技术瓶颈:人物表情僵硬、场景细节粗糙、叙事逻辑简单等问题仍需突破。
尽管存在瑕疵,AI短剧已凭借“脑洞大开”的创意成为行业新风口。例如,部分剧集通过模仿仙侠剧套路并加入反转情节引发热议,AI在场景转场、角色变形等方面的独特效果,为观众带来超越传统剧集的“想象力”与“惊艳感”。
AI微短剧的制作流程高度依赖技术:主创先设定故事框架,AI将其扩展为完整剧本,再通过生成图像与视频素材,最后经剪辑、配音完成制作。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创作门槛,更催生出大量荒诞道具、奇幻角色与反转剧情。国内视频平台已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推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新世界加载中》等连续叙事科幻短剧集,并通过“微短剧大赛”“AI短片创作大赛”等活动孵化人才,甚至出现支持“一键成剧”的AI创作平台,可实现30秒视频生成、多主体场景搭建等功能。
从成本角度看,AI微短剧优势显著。传统真人微短剧单部成本已攀升至七八十万元,而一部10集的AI微短剧仅需3人10天完成,除人工成本外,仅需支付AI软件包年费用(约6000元)。然而,当前AI生成的剧本仍局限于仙侠、古装宫斗等套路化题材,剧情雷同、人物“撞脸”现象普遍。随着观众对剧情原创性、场景精细度及角色情感表达的要求提高,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仍需制作团队深度探索。
全球范围内,竖屏流媒体正成为娱乐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据《好莱坞报道者》披露,福克斯娱乐近期入股AI微短剧公司Holywater,该公司专注于AI技术驱动的内容创作。尽管好莱坞编剧与演员工会已将AI相关条款写入合同,以防范技术冲击,但福克斯娱乐首席执行官罗伯·韦德仍坚信:“数字叙事创新将重塑娱乐业未来,投资竖屏视频可实现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