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时间:2025-11-05 13:13:18 来源:不似少年游 作者:不似少年游

大家好啊,小汉这篇国际观察,就是想聊一个问题:

美国两党斗到政府停摆数千万人挨饿,防长突然高调喊“中美关系从未如此好”。



特朗普对华示好是真心求和还是被逼认怂?

民主党马上“卖国”帽子扣来,却忘了美国自己才是乱局的始作俑者。



最近美国政坛的热闹程度堪比大戏。

一边是前总统和现总统隔空互怼,政府停摆导致数千万人生活受影响。

另一边美国国防部长却突然高调宣称“中美关系从未如此良好”,这种反差让不少人看得一头雾水。



其实这背后,是美国内部矛盾的集中爆发,以及特朗普政府在内外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关键问题:特朗普会不会因为对华示好,被对手扣上“卖国”的帽子?





美国的两党之争这次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前总统奥巴马亲自下场。

在11月1日的两场州长选战造势集会上,公开痛批特朗普政府“无法无天、鲁莽、刻薄且荒唐”。

他不仅抨击特朗普关税政策和动用国民警卫队的做法,还批评国会共和党人没有起到制衡作用。

甚至对商界领袖、律师事务所和大学轻易向特朗普妥协表示惊讶。



这种卸任总统直接猛烈批评现任总统的情况,在美国政治史上并不多见。

足以看出两党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持续了四周,成为史上第二长的停摆事件。

受此影响,多个关键民生项目被迫暂停。



其中覆盖约4200万人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将于11月1日停止发放救济。

这些受助者大多是低收入群体和残障人士,约占美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



此外,为700万低收入家庭母亲和儿童提供补助的特别营养补充计划。

惠及80多万名6岁以下儿童的“启蒙计划”学前教育项目,也即将因为资金枯竭而叫停。



更严重的是,10月31日原本是美军发放薪酬的日子。

停摆持续,美军面临无薪可领的局面,边远小型社区的航空服务补贴计划也将耗尽资金。

这些社区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足够日常用品和医疗服务的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特朗普将矛头直指民主党,认为是民主党在背后“捅刀子”。

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号召全体共和党人“战斗、战斗再战斗”,称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这番言论引发了全球媒体的热议,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在美国的法律框架内发生的。



却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社会危机,让人不得不质疑其体制是否存在深层次问题。

目前来看,民主党有奥巴马这样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站台。

两党之间的内斗显然不会轻易结束,很可能会走向“你死我活”的境地。





就在美国国内乱作一团的时候。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11月2日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后。

抛出了“中美关系从未如此良好”的惊人表态,还在文末呼应特朗普祝愿“天佑中国和美国”。



这一说法与此前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要知道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双方关系经历了剧烈波动。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高额关税、科技封锁和军事对抗,让两国关系跌至谷底。

赫格塞斯的表态并非真心想改善中美关系,而是特朗普政府内外交困下的无奈之举。



从内部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难以为继。

10月17日特朗普本人也承认对中国征收的高额关税“不可持续”。

美国300家行业协会曾联名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挑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这些协会代表了500万家企业的利益。

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12%,工厂原材料成本上涨12%。

零售商只能将涨价转嫁给消费者,几乎所有行业都深受其害。



同时,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并未降低,每天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总金额仍达10亿美元。

中国港口等待靠泊的船只平均等待时间超过2.5天,创下新纪录。

而美国洛杉矶港的货运量却同比下降超过35%,这种反差足以说明美国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



从外部来看,美军的战备状态也存在隐忧。

特朗普访问马来西亚期间,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一小时内接连发生两起坠机事故。

暴露了美军的真实战斗力。



而中国在九三阅兵中展出的高超音速导弹、隐身无人机、新型航母技术等一系列新型装备。

也让美国重新评估了军事对抗的风险。



赫格塞斯在被问及“中国是否是美国最大威胁”时,明确表示“美国现在的最大威胁来自于边境”。

言外之意就是美国当前的主要问题在内部,而非中国。



此外,为了促成中美元首会晤,美国政府已冻结对华技术出口管制。

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被要求避免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

甚至放松了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限制,这些举动都是为了缓和对华关系。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示好,很快就遭到了民主党的猛烈攻击。

在中美防长会晤和吉隆坡经贸磋商后,民主党议员纷纷发声,指责特朗普对中国妥协。



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限制被取消后。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写信给商务部长。

称特朗普此举“逾越了界限,将安全问题当作贸易谈判的筹码”。

五位民主党参议员也联名呼吁撤销这一“不明智的行为”。



这种指责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政治环境所致。

在两党多年的共同炒作下,中国在美国社会的形象被严重抹黑。

“对华强硬”成为了美国政坛的“政治正确”。





历任美国总统和政客都不敢轻易表现出对华友好的姿态。

一旦有人提出要与中国合作共赢,就可能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

此次特朗普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压力,不得不与中国缓和关系,正好给了民主党可乘之机。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对其关税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裁定。

原本外界普遍认为最高法院不会否决总统的关税权力。

但近50位知名经济学家,包括财长耶伦和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等重量级人物。

联合发声呼吁最高法院否决该政策,华尔街也开始认真讨论特朗普败诉的可能性。



如果关税政策被推翻,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谈判中的筹码将大打折扣。

而民主党也会借此进一步攻击他的对华政策“损害国家利益”。



目前来看,特朗普正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内忧外困的局面让他迫切需要与中国缓和关系。

获取中国的廉价生活用品以安抚国内底层民众,同时借助对华贸易稳定经济。

从而集中精力应对民主党的压力。



另一方面,对华示好又会遭到民主党的攻击,面临“卖国”的指责,影响其政治支持率。

这种矛盾的处境,让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摇摆不定。

赫格塞斯的“中美关系从未如此良好”更像是一种外交辞令,而非实质性的战略转向。



美国当前的局面,本质上是内部矛盾积累后的总爆发。

两党内斗导致政府停摆,民生问题凸显,经济政策失效。

特朗普政府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寻求对华缓和,但又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



未来,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两党之间的斗争还会更加激烈。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可能会更加摇摆不定。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美国的内部局势如何变化。

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提升自身实力,才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根本。



至于特朗普是否会真的背上“卖国”的骂名,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内部问题已经成为其最大的软肋,这一点短期内很难改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