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各地积极探索“影旅融合”新模式,“影视+非遗”“影视+美食”等跨界业态不断涌现,推动文化、影视、旅游、科技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影视IP正成为激活文旅市场的“流量密码”,让城市从荧幕走向现实。
用活影视资源 带动文旅产业焕新发展
央视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在厦门集美大学、鼓浪屿等地取景,将闽南文化元素融入剧情。镜头中,吴石等人在暗夜中守护光明;镜头外,陈嘉庚倾资兴学的家国情怀与之呼应。集美古厝的天井月光、骑楼老街的青石板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陈美辰:“正在追《沉默的荣耀》,特意来打卡取景地。现实与历史交汇的感觉很奇妙。”
厦门市建立全市统一的影视服务“一站式”平台,为剧组提供拍摄支持。截至目前,已打造35个影视打卡点,推出60多条金鸡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形成影视IP与文旅产业的良性联动。

在福建省南平市,《猎罪图鉴2》《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等热播剧取景地同样成为网红打卡点。当地将大洲岛、化工厂等老厂房改造为特色旅游空间,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联动发展。园区开放至今,已吸引超1500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突破1.3亿元。
“影视IP+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宁夏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作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200余部影片的拍摄地,持续探索沉浸式文旅场景。通过“影视+文化艺术展览”等跨界项目,游客从“参观者”转变为“深度体验者”。

游客孟静怡:“站在影视城里,感觉自己就是紫霞仙子,电影场景完美复刻。”
镇北堡西部影城营销经理李芃透露:“2025年影视深度体验活动参与度达70%,亲子游复游率超40%。”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依托《山海情》取景地建设影视旅游基地,开发“山海情”主题旅游线路。赵鸿农民文化大院负责人赵鸿表示:“游客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外国友人专程寻找《山海情》足迹。”

影视“大流量”激活文旅“大市场”
各地充分利用热播剧取景地资源,以影视IP撬动文旅经济。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展现的苍山洱海、白族建筑,带动大理旅游爆发式增长。
凤阳邑村作为剧中“有风小院”取景地,从日均不足百人跃升至旺季日均万人。当地开发民族服饰、非遗体验等项目,吸引众多旅居者。

台湾游客:“看过两次《去有风的地方》,这里的人很和善。我们想定居大理,像许红豆一样体验民俗风情。”
大理推出67个免费拍摄取景地,完善服务机制。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接待游客9821.3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208.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7%和19.78%。

(总台央视记者 刘小月 王铣 许新霞 杨诗仪)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