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唯一掌握成熟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舰船动力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75C磷酸铁锂电池,不仅颠覆了传统能源认知,更为8万吨级航母提供了长达10年的续航能力,甚至实现了电磁弹射导弹的技术跨越。

75C的放电倍率意味着什么?当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10C电池,而75C锂电池可在数十秒内释放全部电荷容量,提供瞬时爆发性动力。更惊人的是,基于磷酸铁锂材料的优异晶体结构稳定性,该电池在保持高倍率放电的同时,仍能实现数千次循环寿命,彻底解决了高倍率放电导致的电池衰减问题。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领先,源于对储能系统的突破性创新。传统电容储能系统需达到50C以上放电倍率,而70C以上的性能使电磁弹射导弹成为可能。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80,000 Wh/kg,是现有电动汽车(250-300 Wh/kg)的260倍,这一数据直接改写了能源存储的物理极限。
实际应用场景更具震撼性:一辆普通家用车搭载该电池后,无需充电即可行驶16万公里,相当于北京至上海往返20次;若为8万吨级航母提供动力,其续航能力可与核动力航母比肩,且连续航行10年无需补充能源。与传统核动力系统相比,锂电池动力装置结构更简单,维护流程大幅简化,出勤率显著提升。

75C锂电池的出现,使马伟明院士提出的"全电舰"概念成为现实。该技术将舰船推进、武器系统、生活用电整合为统一电力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舰船电力分配的瓶颈问题。充足电力供应下,高能武器上舰成为可能:

电磁弹射导弹技术的突破,体现在四大核心优势:
随着全电舰技术的成熟,中国将打造全球首款集打击与防空于一体的新型战舰。这种远洋作战平台可独立执行任务,显著提升舰队部署灵活性并降低运营成本。该技术的突破不仅将颠覆现有海战体系,更将引领全球军舰技术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在舰船动力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