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芯片产业正经历剧烈震荡,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深陷中美技术博弈漩涡。自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EUV光刻机实施对华禁售令以来,这家占据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85%份额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禁令直接切断中国获取3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通道,迫使中企加速DUV深紫外光刻机的技术消化。
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早在2018-2022年间从ASML采购超过1200台DUV设备,其中NXT:1980和NXT:2000系列占比达73%。这些设备分布在上海张江、北京亦庄、深圳坪山三大生产基地,支撑着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28纳米及以上制程芯片的稳定供应,月产能突破60万片晶圆。
2023年9月1日,荷兰政府跟进美国制裁,要求ASML对华出口高端DUV设备需逐案申请许可证。次月美国商务部将24类半导体设备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导致中端DUV设备供应受阻。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坦言,中国市场占公司营收比重达28%,若完全断供将导致订单流失超20%。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对华出货量从每月20台骤降至17台,直接导致中芯国际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从85%下滑至72%,月晶圆产出减少2000万片。

2024年1月2日,ASML公告称荷兰政府撤销部分DUV出口许可,涉及NXT:2050i和NXT:2100i型号订单总价值5亿欧元。这些已组装完毕的设备被滞留鹿特丹港,原计划用于中芯国际28纳米产线升级。路透社报道显示,中芯国际北京工厂因设备维护延迟导致良率波动达5个百分点。同期美国实施软件更新禁令,导致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DUV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2%至22亿欧元。
面对经营压力,ASML在2024年4月投资者会议上承认,中国订单规模从150亿欧元缩减至120亿欧元。公司虽紧急在荷兰费尔德霍芬扩建工厂并新增1000个岗位,但维也纳研发中心50个工程师项目仍延迟半年。更严峻的是,2024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审查DUV设备零部件出口,由于ASML激光源依赖美国Cymer公司,单台设备10万个零部件中30%来自美国,导致设备组装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中国商务部随即展开反制,2024年9月2日明确警告ASML若配合制裁将限制其市场准入。这一系列博弈导致ASML股价在2024年9月3日暴跌3.2%,市值单日蒸发80亿欧元。尽管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在欧盟峰会上强调平衡安全与经济利益,但未放松对华技术管制。

2025年开局,技术管制持续升级。1月17日荷兰虽豁免部分双重用途设备出口,但高端DUV仍需逐案审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3月28日将数十家中芯国际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导致ASML德国卡尔蔡司镜片供应延迟20%,北京工厂设备维修排队时间延长至3个月。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4月引入上海微电子50台SSA800 DUV原型机,在深圳7纳米产线实现80%浸没式良率。
美国国会7月报告指出,中国通过二手设备市场获取价值38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呼吁加强浸没式光刻技术出口管制。ASML财报显示,中国业务占比从全球份额48%下滑至46%,但仍是其最大单一市场。这场技术博弈的核心焦点,逐渐聚焦于设备维护权争议。
中芯国际在2024年3月21日业绩会上亮出关键底牌:根据采购合同条款,ASML需提供10年备件供应和现场维护服务,否则买方有权启动回购程序。涉及价值120亿美元的数百台NXT:2000i设备,仅北京工厂年产值就达30亿美元。若维护中断,每台设备每周停机将造成500万美元损失,全年损失或超10亿美元。尽管中芯已组建200人维修团队掌握光学校准技术,但激光镜片等关键部件仍依赖原厂,导致维修成本增加40%。

设备回购面临巨大物流挑战,从上海拆卸运输至荷兰需承担关税和仓储成本,预计增加20%以上费用。路透社4月2日报道称,ASML可能需支付数百亿欧元处理退货设备,这将严重冲击2025年现金流。彭博社测算显示,上千吨设备搬迁需数月时间完成。
《金融时报》5月15日披露更严峻风险:中芯国际若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可冻结ASML上海仓库价值5亿欧元货物及北京研发中心资产,甚至强制转让浸没曝光模块等专利技术,这将导致ASML全球市场份额损失5%。ASML在6月10日荷兰商会回应中表示,正在评估合同条款,但强调维护中断系美国强制要求所致,董事会已拨备1亿欧元应对法律诉讼。

技术替代进程超出市场预期。2024年10月24日,TrendForce披露华为关联企业上海宇量昇对老旧DUV设备进行逆向工程时发生激光模块烧毁事故,紧急求助ASML抢修。Asia Times跟进报道称,该公司28纳米DUV设备虽能支持中芯7纳米多重曝光工艺,但规模化生产仍需时日。国家兴趣智库分析指出,中芯7纳米制程通过DUV叠加实现,但良率仅60%,成本较台积电高30%。
2024年9月17日,中芯国际开始测试宇量昇国产28纳米浸没式DUV设备,TrendForce预计需一年时间稳定工艺。ASML前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在4月24日承认,美国有时会阻挠DUV设备维护服务。荷兰政府8月30日宣布不续签顶级DUV服务许可,2024年底到期后,中芯7纳米产线可能面临停产风险。

国际机构持续调低ASML估值预期。Seeking Alpha在8月28日指出,中国市场需求可能在2025年暴跌,本土替代设备来势汹汹。Tom’s Hardware9月13日披露,上海微电子已掌握EUV辐射器专利技术,突破ASML技术封锁。CSIS在10月28日报告中发现,中芯7纳米制程存在规避美国工具的漏洞。ASML虽预计2025年中国销售占比将降至20%,但上半年DUV需求仍支撑5.1亿欧元营收。
这场技术博弈的核心,实质是设备维护权争夺。中芯国际保有的950余台DUV设备若失去维护,将面临整体报废风险;而ASML若拒绝维护,则需承担巨额合同赔偿。长江存储等企业早前已提出类似诉求,要求在5000亿元设备回购与专利转让间做出选择。随着中国商务部加强市场准入限制,ASML在华营收已从2022年49亿欧元持续下滑。荷兰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虽豁免部分双重用途设备,但高端型号仍受严格管控。
当前局势下,ASML专利权在中国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旦法院判决支持中企诉求,浸没式光刻模块等核心技术可能外泄,而中国占据全球DUV设备需求40%的市场份额,专利流失将导致不可逆的市场损失。随着中芯国产DUV设备良率持续提升,华为麒麟芯片实现稳定供应,ASML股价承压成为常态,市值单日蒸发80亿欧元或成新常态。这场芯片技术战争已进入关键阶段,外媒普遍认为ASML专利体系正面临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