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企强势反击!回购ASML光刻机,专利权争夺战升级

时间:2025-11-11 06:03:07 来源:混沌录 作者:混沌录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剧烈震荡,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陷入中美技术博弈的漩涡中心。自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EUV光刻机实施对华禁售令以来,这场涉及3纳米以下尖端芯片制造的技术封锁战持续升级,ASML作为全球唯一EUV供应商,其市场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最大晶圆代工厂,早在技术封锁前便从ASML购入上千台DUV深紫外光刻机,其中NXT:1980和NXT:2000系列设备分布在上海张江、北京亦庄、深圳坪山三大生产基地。这些设备每月可处理数十万片晶圆,为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提供关键产能支撑。然而2023年9月荷兰政府跟进美国制裁,要求ASML对华出口高端DUV需逐案申请许可证,10月美国再将24类半导体设备纳入管制范围,中端DUV市场随即受到波及。



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在2023年四季度财报会上坦言,中国市场占公司销售额近30%,2022年对华销售额达49亿欧元。若完全失去中国市场,订单量将下降超20%。实际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对华出货从每月20台骤减至17台,导致中芯国际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从85%跌至72%,每月减少2000万片晶圆产出,订单积压问题日益严重。

2024年1月2日,ASML公告称荷兰政府撤销部分DUV出口许可,涉及NXT:2050i和NXT:2100i型号总值5亿欧元的订单。这些已组装完毕的设备被滞留鹿特丹港,原计划用于中芯国际28纳米产线升级。路透社报道指出,同期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DUV进口额同比下降22%,从28亿欧元降至22亿欧元。ASML投资者会议透露,中国订单总额从150亿欧元缩减至120亿欧元,公司被迫在荷兰费尔德霍芬扩建工厂并新增1000个岗位,但维也纳研发中心50个工程师项目因此延误半年。



美国对华技术围堵持续加码,2024年8月29日国会通过决议审查DUV零部件出口。由于ASML激光源依赖美国Cymer公司,每台DUV包含10万个零部件中30%来自美国,断供导致设备组装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中国商务部随即展开反制,9月2日宣布将对配合制裁的ASML实施市场准入限制。这场技术博弈迅速反映在资本市场,9月3日ASML股价暴跌3.2%,市值单日蒸发80亿欧元。

面对持续施压,ASML在2025年开局遭遇更大危机。1月17日荷兰虽豁免部分双重用途技术出口,但高端DUV仍需逐案审批。特朗普政府1月20日上台后,3月28日将几十家中芯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导致ASML Carl Zeiss镜片供应延迟20%,北京工厂维修等待时间延长至3个月。彭博社分析指出,美国新规使ASML全球市场份额从48%降至46%,中国业务萎缩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中芯国际的反制措施在2024年3月21日业绩会上正式浮出水面。联席CEO梁孟松直指ASML违反合同条款,强调采购协议明确规定供应商需提供10年备件供应和现场维护服务,否则买方有权启动回购程序。这批总值120亿美元的DUV设备包含数百台NXT:2000i型号,仅北京工厂年产值就达30亿美元。若维护中断,每台设备停机一周将造成500万美元损失,全年损失可能超过10亿美元。

尽管中芯已培训200人维修团队掌握光学校准和真空腔体技术,但激光镜片等关键部件仍依赖ASML,导致维修成本增加40%。梁孟松的表态被外媒视为中国企业的正式宣战,路透社4月2日报道称,设备回购将产生巨额物流成本,从上海拆解运回荷兰需支付关税和仓储费用,预计增加20%以上支出。彭博社估算显示,上千吨设备的跨国运输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完成。



金融时报5月15日披露更严峻的后果,中芯国际若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可能冻结ASML在上海仓库价值5亿欧元的货物和北京研发中心资产,甚至强制转让浸没式曝光模块等核心技术专利,这将导致ASML全球市场份额损失5%。ASML荷兰商会6月10日回应称正在评估合同条款,但强调维护中断系美国施压所致,董事会已拨款1亿欧元聘请法律团队应对诉讼。

技术替代进程正在加速。2024年4月上海微电子交付50台SSA800 DUV原型机,浸没式技术良率达80%,首先在深圳7纳米产线试用。7月美国国会报告显示,中国通过二手设备市场获取价值380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呼吁加强浸没式光刻机出口管制。但TrendForce 9月17日分析指出,中芯国际测试的国产28纳米浸没式DUV已具备向7纳米推进的能力,尽管稳定生产仍需至少一年时间。



这场技术博弈的核心在于设备维护权。中芯国际保有的950多台DUV设备若失去维护将面临报废风险,而ASML拒绝维护则需承担巨额违约赔偿。长江存储等企业早已提出类似诉求,要求在5000亿元设备回购或专利转让中做出选择。中国商务部的市场准入限制已使ASML在华营收从49亿欧元大幅下滑,荷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双重用途技术豁免仅涉及低端设备。

外媒普遍认为ASML在中国市场的专利优势正在消退。Seeking Alpha 8月28日分析指出,中国需求可能在2025年出现暴跌,本土替代设备来势汹汹。Tom’s Hardware 9月13日报道上海微电子取得EUV辐射器专利,突破ASML技术封锁。CSIS 10月28日研究显示,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已规避美国工具限制。尽管ASML预计2025年中国销售占比将降至20%,但上半年DUV需求仍支撑5.1亿欧元收入。

随着中芯国际国产DUV良率持续提升,华为麒麟芯片实现稳定供应,ASML股价承压成为常态,80亿欧元市值蒸发或成新常态。这场涉及技术主权、市场准入和专利权利的全方位博弈,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外媒惊叹中国企业的强势反击,指出一旦回购条款全面启动,ASML不仅将失去中国市场,其核心技术专利也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