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新能源车保费难题:问界续保降三成,小米跨界入局保险业

时间:2025-11-17 23:12:12 来源:DearAuto 作者:DearAuto



当充电成本逐渐成为新能源车优势时,保险费用却悄然成为车主的「隐形负担」。数据显示,同价位新能源车保费普遍比燃油车高出30%-50%,部分高端车型年保费甚至突破万元大关。这场由技术革新引发的保险变革,正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生态格局。



小米SU7续保风云:从拒保到天价保费

作为新能源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小米SU7的保险故事堪称戏剧性。这款2024年4月交付的中大型纯电轿车,首年保费集中在6000-8000元区间,与50万级燃油车持平。但第二年续保时,车主们却遭遇冰火两重天:

  • 福建车主:首年人保投保5000+,全年零出险,续保报价近9000元
  • 山东车主:标准版车型,两次对方全责事故,续保仅需4600元
  • 苏州车主:附加400万三者险后,保费突破万元大关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DearAuto编辑咨询平安、人保等头部险企时,竟得到「无法报价」的答复,建议转投小型保险公司。这种集体拒保现象,暴露出传统险企对新能源车险的谨慎态度。唯有太平洋保险表示可根据车辆使用情况灵活报价,折射出市场分化格局。



问界破局:技术赋能降费30%

与小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品牌传来喜讯。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宣布:问界车型第二年续保费用平均下降30%。这一数据背后,是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硬核实力:

  • 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78亿公里
  • 主动避险技术成功避免超200万次潜在碰撞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辅助驾驶里程占比达40%
  • 智能安全体系避免4万多次潜在碰撞,事故率同比下降1/3

中保研数据显示,问界M9在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G级(优秀)评价,单次维修成本低于同级豪华车型。这种「技术降险」模式,为新能源车险定价提供了新范式。不过也有M5车主反馈保费未变,说明降价幅度与车型、使用情况密切相关。



小米跨界保险:自建生态破局

面对传统险企的谨慎态度,小米选择「自己动手」。2024年10月29日,由四川银米科技间接持股的法巴天星保险正式揭牌,成为我国第91家财产保险公司。这家重点布局新能源车险的新玩家,很快展现出价格优势:某续保案例显示,包含交强险、车损、三者等基础险种的总保费约7000元(含返现),低于传统渠道报价。

小米的入局并非偶然。雷军曾公开表示:「保险贵就自己干」,这背后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巨大潜力。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已先行布局,小米的加入将加速行业洗牌。



新能源车险为何贵?三大痛点待解

尽管问界实现降价,但新能源车险整体仍面临「三高」难题:

  1. 出险率高:35岁以下车主占比超燃油车14个百分点,新手占比高;新能源车加速性能强,易引发事故。某财险公司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事故率比燃油车高70%
  2. 赔付成本高:「三电」系统维修成本占整车40%以上,电池包更换费用可达车价50%
  3. 定价难:历史数据不足,只能参考同价位车型风险系数,导致保费「宁高勿低」

中国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137个车系赔付率超100%。这种「收100赔100多」的困境,迫使险企提高保费对冲风险。小米SU7零百加速2.78秒的性能,更让保险公司如履薄冰。



未来展望:技术驱动险企转型

问界与小米的保险故事,折射出新能源车险的转型方向:

  • 车企主导模式:通过智能驾驶技术降低事故率,实现「技术降费」
  • 数据定价模式:利用UBI车险(基于使用量的保险)实现个性化定价
  • 生态闭环模式:车企自建保险体系,打造「购车-用车-保险」全链条服务

随着L4级自动驾驶技术普及,未来车险可能从「赔事故」转向「赔系统故障」。当车辆事故率低于人类驾驶时,保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场由新能源车引发的保险革命,正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商业逻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