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禹
11月1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召开革命军事题材暨建军百年电视剧创作推进会,聚焦《军旗下的誓言》《重庆号》《中国1927》《钱学森》《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见英雄花不开》等六部重点剧目,对20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的电视剧创作进行战略部署。

当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剧名被郑重念出,我们仿佛听见百年征程的铿锵回响与时代使命的激昂召唤。在建军百年的特殊历史坐标上,这些作品不仅策划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远征,更标志着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迎来美学觉醒的关键时刻。
会议明确指出,革命军事题材作为电视剧创作的富矿,需通过故事创新与人物深耕打造扛鼎之作,为重大历史节点提供文艺支撑。近年来,该领域佳作频出,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此次推进会公布的六部作品各具特色:《重庆号》再现惊涛骇浪中的抉择,《宜将剩勇追穷寇》讴歌豪情壮志,《不见英雄花不开》以诗意悲怆致敬无名英雄,《中国1927》聚焦历史转折点,《军旗下的誓言》与《钱学森》则分别从群体与个体视角诠释信仰力量。这些作品共同构建起民族革命记忆的视听图谱,既有宏大叙事中的家国情怀,也有个体命运中的精神光芒。
从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到英雄个体的永恒铭记,从信仰之光的执着追寻到当代军事成就的生动展现,这些作品通过多元视角与叙事创新,让红色基因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启动“剧美中国”精品创作计划,围绕传统文化、革命军事等五大方向打造精品力作。其中革命军事方向首批片单包括《伟大的长征》《千里江山图》《那年香港雪在烧》等作品,与推进会剧目形成创作矩阵。
从《亮剑》到《士兵突击》,中国观众对革命军事题材的热爱从未消退。这些经典作品证明,真正的艺术魅力在于历史厚重与人性温度的交融,金戈铁马与细腻情感的共振。在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剧美中国”计划的推出恰逢其时。该计划通过部门协同机制,为革命军事题材创作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对接,推动作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
此次推进会释放出强烈创新信号:“不受限于篇幅,探索不同类型、挖掘不同角度”,明确提出发展中剧、短剧集等新型剧集形式。这一战略为厚重历史题材找到了轻盈表达载体,也为当代军旅题材注入时代气息。
所谓“中剧”,指单集20分钟左右、集数12-24集的横屏剧集。它既保留长剧在制作质感、人物塑造上的优势,又满足用户对节奏紧凑、信息密集的观看需求。中剧可聚焦关键历史节点,短剧集则能浓缩人物精神片段,二者在短视频传播语境下更具触达年轻观众的优势,有望成为建军百年剧目创作的突破口。
形式创新的本质是对内容深度与表达效能的追求。中剧短剧通过灵活叙事适配多样化主题,让革命精神的传达更精准、更富感染力,是主旋律作品“破圈”传播的美学探索。会议特别强调“重剧本轻流量”的创作导向,回归艺术本质,让优秀剧本成为作品灵魂。
主管部门通过创作引导与资源对接双轮驱动支持电视剧发展:举办编剧、导演等创作培训班,提供从宏观思路到具体问题的全方位指导;通过“精品电视剧制作微茶话”活动,促进各省局、制作机构与影视资源的高效对接。
面对新趋势,革命军事题材创作需实现四大升级:叙事视角多元化,兼顾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人物塑造立体化,避免脸谱化,展现英雄成长轨迹;制作水准精良化,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感染力;创作格局开阔化,积极探索中剧、短剧等创新形式。
当创作团队在历史富矿中深耕,在艺术沃土上精耕,我们期待见证一批标记时代、感动人心的精品力作破土而出。这不仅是献给建军百年的艺术厚礼,更是献给每个渴望英雄、需要信仰的普通人的精神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