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九零后》重映:徐蓓导演忆杨振宁谈邓稼先的温情时刻

时间:2025-11-18 12:53:47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11月15日,大象点映在上海四平电影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放映活动——纪录片《九零后》的特别放映,并正式宣布该片将在全国影院启动重映。这部四年前首映的纪录片,如今重映依然引发强烈共鸣,但观众也多了几分不同的感受:当年在镜头前谈笑风生、追忆西南联大岁月的“九零后”巨匠们,如今已有多位相继离世——许渊冲先生的译笔停驻,潘际銮院士的焊花熄火,杨苡先生的译页合卷,王希季院士的星途停轨……那些曾鲜活讲述青春往事与终生热爱的“人杰”,如今已定格成历史的剪影。


《九零后》:一部跨越时空的“青春片”

《九零后》被出品方视为一部独特的“青春片”。与传统青春片不同,镜头里的耄耋老人们毫无垂暮之气,反而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杨振宁回忆首次接触前沿物理时眼睛发亮,许渊冲谈及与同学比试翻译时意气风发,杨苡谈论校园恋情时依然满眼温柔……这些细节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模糊,反而因岁月的沉淀愈发珍贵。

这不是商业青春片里的儿女情长,而是烽火连天中,背着行囊奔赴昆明的坚定,是防空洞旁坚持听课的执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赤诚。这种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绑定的青春,即便讲述者已远去,依然有着穿透岁月的力量,激励着当代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杨振宁忆邓稼先:最温柔的时刻

杨振宁的去世,让导演徐蓓回想起许多拍摄时的细节。她至今难忘95岁的杨振宁先生惊人的记忆力、聊到挚友邓稼先时的温情,以及精确到分钟的“学霸式”时间观念。“他提前五分钟进入办公室,带着一股很强的磁场,气场非常强大。”徐蓓说。

影片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关于邓稼先的讲述,都是从杨振宁的视角展开。徐蓓透露了一个幕后细节:当时约定的采访时间仅有一个小时,在导演铺垫了一些其他问题后,杨振宁直接打断,要求先重点谈论关于邓稼先的内容。“在谈到邓稼先时,我觉得他是充满温情的。”徐蓓回忆道,“他详细回忆了与邓稼先认识的经过:两人相识于北京崇德中学,相见恨晚。他们都有共同的品质——不会说假话,对人对事都特别真诚,所以一下子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后来两人先后去了云南,邓稼先到云南后就读西南联大,第一站就到了杨振宁家里,因为杨振宁的父母都很喜欢、也很赏识邓稼先。他还讲述了邓稼先要去美国留学时,自己如何帮助他申请普渡大学。邓稼先到美国后,先在芝加哥与他和他的弟弟相处了一段时间,三人还在地上玩游戏,很多细节栩栩如生,非常温情。”徐蓓肯定地说,“我敢肯定,他谈到邓稼先时,是他整个采访中最柔和的一种状态。”


重映意义: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11月15日映后,观看完电影的观众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在看过老一辈知识分子一生的选择后,许多人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审视与思考。大象点映方面表示,徐蓓导演和团队“抢救”下的,不只是影像,也是一个时代的灵魂。在世界飞速变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从那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关于求学、关于理想、关于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