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迎来里程碑事件!中国车企中首个敢于承诺“烧一赔三”的车企横空出世。在广汽埃安i60的发布会上,埃安公开向消费者承诺:“若车辆发生自燃,将赔付三辆全新车辆。”这一举措无疑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一承诺,不仅树立了行业内安全赔付的新标杆,更是针对消费者长期以来对电动车自燃问题的核心焦虑做出的有力回应。埃安之所以敢于如此承诺,背后是对其弹匣电池2.0和360度电池防护技术的绝对信心,以及“500亿公里0自燃纪录”的坚实支撑。
无独有偶,日产N6、N7也紧跟其后,推出了“行业内首个无套路自燃包赔政策”。该政策明确承诺,若因三电系统质量问题导致车辆自燃,将提供同等配置的新车作为补偿,且不计算折旧费用。

更令人瞩目的是,日产的这一政策并不限定首任车主,也不限定在整车质保期内,更不要求车辆达到报废标准。除了营运车辆外,几乎所有情况都包含在内。不过,这一权益目前为限时提供,用户需在12月31日前锁定订单才能享受。
事实上,随着2026年新国标对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近期几起汽车电池燃烧事故引发的行业和消费者热议,电动车安全问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比亚迪近期在多场发布会上重申其坚持磷酸铁锂路线,并强调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这无疑预示着2026年行业将更加注重安全而非单纯的参数竞争。

传统车企如丰田,仅承诺自燃后赔新车,这一做法曾被舆论视为“基本责任”。然而,如今埃安、日产等车企的“自燃赔付”政策,无疑在拉动整个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正如比亚迪此前推出的智能泊车情景下兜底赔付行业首例一样,“卷安全”正逐渐成为行业的新常态。
比亚迪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三电自燃包赔”政策,比亚迪是否会基于其刀片电池的安全特性,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兜底政策,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比亚迪可能不会盲目跟随其他车企的政策,而是会推出更适合自己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兜底方案。毕竟,比亚迪在赔付车主方面一直都很主动,终身质保、更换新车的案例屡见不鲜。
然而,要想将“一烧就赔”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责任界定模糊。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复杂多样,如何区分外部因素与三电问题,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若起火原因涉及用户使用不当或外部因素,车企难以承担全额赔付责任。二是鉴定成本压力。对起火事故进行原因鉴定,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成本高昂。尤其是要区分自燃还是被引燃,更需要专业鉴定机构的介入,这无疑增加了车企的隐形成本。

当然,一直以安全著称的比亚迪也一定会回应市场关切。比如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或者推动“自燃即换车”或“电池终身质保+额外补偿”等政策,以避免直接对标“烧一赔三”。同时,比亚迪也有责任进一步公开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测试数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避免陷入参数竞争而忽视安全底线的建立。
总之,比亚迪最终是否跟进“烧一赔三”政策,取决于其对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竞争节奏的精准判断。个人认为,短期内,保持既有质保政策仍是最优解;但长期来看,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自燃兜底”很可能成为行业标配。比亚迪作为头部企业,肯定会在用户信任与商业风险间找到更具执行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