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宋方金深度剖析:剧本中心制下编剧的突围之路

时间:2025-11-19 08:32:48 来源:四味毒叔 作者:四味毒叔



作者| 宋方金

编辑| 晶晶

排版|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在《落实剧本中心制,再创国剧新辉煌——11月编剧沙龙》上,编剧宋方金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直指当前影视行业剧本中心制落地的核心矛盾。这场演讲不仅引发行业震动,更揭示了编剧群体在产业链中的系统性困境与突围路径。

从长剧出走到脱口秀:剧本中心制的实践样本

2018年,宋方金与汪海林、余飞等编剧发起"右玉论剑"倡议剧作中心制,却遭遇行业冷遇。2019年完成《功勋》袁隆平单元后,他选择彻底退出长剧创作,转战脱口秀领域。在自建剧场"喜剧搭子"和同名节目中,他发现脱口秀行业严格执行剧本中心制:每个包袱都标注创作者姓名,报酬按贡献精准分配。这种模式让宋方金虽未盈利,却收获了创作尊严。



微短剧领域的观察更印证了他的判断。头部创作者年收入可达百万,且收入与剧本质量直接挂钩。当宋方金在郑州微短剧大会上呼吁建立美学体系时,创作者反问:"我们为什么要形成自己的语法?"这种实用主义态度,恰恰反衬出长剧领域对创作核心价值的忽视。

剧本中心制≠编剧中心制:权力重构的认知颠覆

宋方金明确指出剧本中心制与编剧中心制的本质区别。他以犀利反问戳破行业误区:"如果编剧成为中心,你负责挑选演员吗?你承担作品盈亏吗?"他以制作人白一骢、侯鸿亮为例,强调影视行业是平均最优结果,强行推编剧为中心只会破坏产业生态。



他提出"编剧核心制"概念:编剧应成为不可替代的创作枢纽,而非权力中心。这种定位在署名权争议中尤为凸显。某国际电影节57款海报仅1款标注编剧,制片人解释"该编剧是导演妻子"的荒诞现实,暴露出行业对创作权的漠视。更令他愤怒的是某30亿票房电影分享会:中国顶级编剧竟需从观众席起身发言,连"上桌"资格都被剥夺。

丙方困境:平台时代编剧的生存悖论

行业权力结构的变化使编剧沦为产业链最末端。宋方金揭示当前生态:影视公司作为乙方与平台签约时已让渡所有权利,编剧作为丙方连谈判资格都丧失。这种系统性困境迫使他探索新路径——通过控制版权源头实现突围。



他以马伯庸为案例:这位作家将《长安的荔枝》IP拆解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动漫等多形态开发,绕过传统影视公司直接对接市场。这种模式启示编剧应回归创作源头,通过文学出版、故事开发等方式掌握版权主动权。宋方金身体力行,六年间创作三部长篇小说,试图为行业开辟新赛道。

AI时代的前瞻:版权即核心竞争力

面对AI技术冲击,宋方金预言演员、导演、制作人的权力将被稀释,唯有版权持有者能掌握主动权。他呼吁编剧群体建立"人均马伯庸"意识,通过控制创作源头实现价值最大化。这种判断与余飞老师关于AI时代行业变革的观点不谋而合。



演讲尾声,宋方金以自创诗句收束:"剧本中心制,久旱逢甘霖,哪有人保戏,终须戏保人。"这场充满锐度与诗意的演讲,不仅为剧本中心制落地提供实践路径,更揭示出影视行业价值重构的必然趋势。当创作回归本质,编剧方能真正挺直脊梁。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