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从少将到笑柄:于北辰“找不着北”言论背后的两岸舆论互动

时间:2025-11-19 20:17:53 来源:沧海旅行家 作者:沧海旅行家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海峡两岸的舆论场从不缺乏热点话题,但像两首民间改编歌曲引发的两岸共鸣,甚至让官方“借梗”回应的现象却并不多见。这种跨越海峡的文化互动,既展现了民间创造力,也折射出两岸同根同源的情感联结。

前有王世坚在议会质询时的“金句”被剪辑成《没出息》,火遍两岸街头巷尾,连当事人都主动哼唱拉近距离。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为两岸舆论互动开辟了新路径。

后有退役少将于北辰抛出惊世言论:“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这番豪言不仅没震慑住对手,反而让自己成为两岸网友的“快乐源泉”。

从军事专家到舆论笑柄,于北辰用一系列荒诞表演,完成了从少将到“现象级”争议人物的蜕变。



背离常识的“军事奇谈”

在台湾政论节目中,于北辰的“表演”堪称荒诞剧集。其言论体系充满系统性漏洞,堪称现代版“皇帝的新衣”。

最经典的莫过于“210%拦截率理论”:当被问及两岸军事对抗时,这位退役少将宣称单枚天弓导弹拦截成功率70%,三枚齐发就能实现210%拦截率。

这种将概率论抛诸脑后的“数学创新”,不仅让大陆网友笑掉大牙,连台湾学者赖岳谦都忍不住讽刺:“这是把导弹当彩票买?”



更令人瞠目的是“登岛拦截论”。他声称解放军登岛必须乘船,台军可趁机击沉登陆舰。这种将现代战争简化为“打船游戏”的思维,仿佛把时间拨回了甲午海战年代。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于北辰非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从“躲进卫生间喊有人”到“全岛红绿灯变红灯”,从“武统就改名”到“让解放军等成望夫石”,这些脑洞大开的“战术设想”,成功将自己送上了两岸网友的“年度笑话榜”。

创作者将这些言论收录进《找不着北》,歌曲上线后迅速登顶两岸音乐平台热搜榜。



从少将到政治小丑的堕落轨迹

于北辰的荒诞并非与生俱来。翻开其履历,早年经历堪称“根正苗红”。

1968年生于台北的于北辰,祖籍山东,军旅生涯官至少将。2015年退役时,他在军中推行“禁止打骂士兵、以谈心管理部队”的新规,赢得不少赞誉。



退役后执掌黄复兴党部桃园支部期间,面对“中国人还是台湾人”的灵魂拷问,他掷地有声:“我是中国人,家住台湾!”2017年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这个立场再次得到重申,赢得两岸网友点赞。



转折发生在2020年。国民党内部人事变动中,于北辰被罢免桃园支部主委职务,还被贴上“疏于党务”的标签。眼看蓝营失势,这位曾经的“深蓝”开始重新规划人生轨迹。

此时民进党当局掌控的媒体,正需要“台独”喉舌。转向绿营不仅能频繁出镜,还能获得3000新台币的通告费——这个数字对急需收入的于北辰而言,无疑具有致命吸引力。

2021年底,他正式宣布退出国民党,公开支持民进党候选人,完成从“深蓝”到“绿营通告咖”的蜕变。



摸清流量密码后,他愈发肆无忌惮。从“单挑解放军将领”到“军事演习造假”,这些极端言论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也彻底沦为两岸笑柄。学长黄奕炳怒批其“丧失军人尊严”,孙文学校校长张亚中更直言:“于北辰已经找不到北了。”



网络歌曲破局两岸信息茧房

于北辰的个人闹剧,意外成为两岸舆论互动的催化剂。以《没出息》《找不着北》为代表的网络歌曲,在海峡两岸掀起文化共鸣潮。

这种民间自发的交流模式,戳破了民进党当局精心构建的“信息茧房”,证明两岸交流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没出息》的走红颇具戏剧性:大陆博主将王世坚的议会质询片段重新剪辑,配上原声画面后迅速传播。这种“原汁原味”的二次创作,精准捕捉了两岸网友对荒诞政治的共同讽刺心理。



续作《找不着北》收录于北辰的“暴论”后,传播力更上一层楼。两首歌曲没有官方推广,完全靠民间自发分享破圈,核心在于它们激活了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基因。

无论是谐音梗的趣味,还是对政治荒诞的讽刺,都能引发强烈共鸣。这种双向互动在王世坚街头哼唱《没出息》时达到高潮,进一步推动歌曲传播。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记者会上借用《没出息》歌词回应时政,让民间创作正式登上官方舆论场。这种“自下而上”再到“官方回应”的传播路径,为两岸交流开辟了新模式。

民进党当局为阻断两岸交流,将大陆平台打上“统战”标签进行围堵。但两首网络歌曲的走红证明:民间创造力总能找到突破封锁的缝隙,信息茧房终究困不住人心向善的本能。



结语

两岸网络歌曲的走红,不仅是场舆论狂欢,更传递出清晰信号: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是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割裂的纽带。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任何分裂行径与交流障碍,都将在历史洪流中灰飞烟灭。

当民间智慧持续突破政治封锁,两岸交流的春天终将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