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关系因日本政客高市早苗的一番涉台恶劣言论而陷入紧张态势,双方在多个层面展开激烈较量,局势持续升级,甚至有专家指出此次波澜可能导致中日关系倒退数十年。

11月18日,日本外交官专程前往中国就此事与中国外交部展开长达六个多小时的磋商,然而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只能启程回国。据悉,中日双方还将进行第二轮磋商。为了在磋商中占据有利地位,中方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恶劣言论且拒不撤回,中方近期从外交、经济、军事、文旅留学等多维度采取精准反制手段,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在外交方面,中方采取了高规格的“奉示”交涉行动。11月13日和1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及中国驻日大使先后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这种带有“奉示”表述的外交交涉在中日关系中极为罕见,它直接传达了更高层级的立场,彰显出国家意志的严正态度。此外,中方还明确表示在G20期间无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以此表明对当前中日关系态势的不满。
与此同时,11月14日起,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为中日人员正常交流亮起了红灯。中国部分省市也取消了既定的访日行程,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对日本错误行径引发局势风险的官方定性。
中方的反制措施在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中方相关提醒发布后,日本旅游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遭受了明显冲击。资生堂、高岛屋、全日空等日本知名企业的股价在11月17日暴跌,日经指数更是连跌两天,击穿50000点关口。多家航空公司推出涉日航线免费退票政策,部分航班还被取消。日本经济学家警告称,此次事件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0亿元,甚至可能导致日本GDP下降0.36%。
在文娱领域,中方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多部日本电影暂缓上映,如“蜡笔小新”最新剧场版等。通过暂停文娱领域的合作,中方进一步释放了反制信号,对日本文娱产业的海外输出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军事方面,中方强化了相关区域的行动。解放军开启钓鱼岛巡航,同时在黄海中部连续3天开展实弹射击,以实际行动展现维护领土主权和周边海域安全的坚定决心。
此外,解放军报明确警告日本,若其介入台海问题,其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还发布《若一去不回》《战争就在下一秒》等主题MV,传递出“枪已上膛,剑已出鞘”的备战姿态,对日本的军事挑衅形成了强力震慑。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已在日和计划赴日的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建议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中日间的留学交流规模,也让日本依靠国际教育产业获得的相关收益面临不确定性,同时进一步冷却了中日民间交流的氛围。

面对中方的反制措施,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行动。首先,日本紧急开展外交“灭火”公关。11月17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紧急访华。此次访华的核心目的有两个:一是向中方澄清立场,强调高市在国会的涉台答辩并未改变日本遵循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一贯立场,试图避免中方将其言论判定为日本对华政策的根本性转变,防止中日关系彻底失控;二是试图阻止中方进一步升级反制措施,毕竟中方发布的旅游、留学警示已对日本旅游等核心产业链造成冲击,日方急于通过外交沟通减少经济层面的后续损失。
然而,高市的言论在日本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前首相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等政界人士纷纷警示其言论危险,公明党、社民党等党派党首也批评该言论需修正,认为其在逻辑和法律层面均站不住脚。还有上百名民众自发在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高喊“高市下台”等口号。但高市方面不仅拒不撤回错误言论,还展现出推进危险安保政策的倾向。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高市正探讨在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时,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此举即便引发多方质疑,其相关动作仍未停止,本质上是想借台海问题制造紧张氛围,为日本军备扩张铺路。
此外,面对中方合理合法的反制行动,日本个别政客未反思自身错误,反而试图抹黑中方,称中方针对高市涉台错误言论的反应“过度”。这种言论本质是为高市的挑衅行径开脱,企图混淆国际社会的认知,回避日方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破坏两国关系根基的核心问题,不过此类说法并未得到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理性声音的认可。

简单来说,中方对日本的不当言论表示不满,并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反制措施,而日方也在积极应对。中日双方都不愿意因此事闹僵,特别是日本,其主动上门求和就是一种和解的态度。毕竟此次事件让世界看成了笑话,就连爱管闲事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不知去向,似乎对此事并不关注。
回顾历史,中日矛盾上次爆发应该是2012年的钓鱼岛冲突,之后这些年,中日关系基本上趋于正常。要说有紧张关系的话,也是2023年日本排核废水事件,那一年,中国开始禁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之后在今年1月份,中国逐步又恢复了日本海产品进口。
作为一个政治家,高市早苗的此次言论显得有些不称职。有些事何必非要说出来呢?政治家应做到深藏不露,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心里应该有个底。否则就会没事找事,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此事算是陷入了僵持局面。这对中日两国都不是什么好事,专家称,此次波澜导致中日关系倒退数十年。对于中国来说,台海问题增加了难度;对于日本来说,一句话搅动了政治海啸,搅乱了两国民生,实在是得不偿失。下一步,两国将继续磋商,毕竟总得找一个台阶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