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日公开宣布,中国下一艘航母将采用核动力系统,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央视对航母代号的阐释也澄清了一个关键认知:001、002、003并非简单的序列编号,而是指代不同型号的技术平台。其中,003型作为技术成熟、体系完备的平台,将不止有福建舰这一艘航母,后续也将批量建造,标志着中国航母建造进入新阶段。


这也意味着,中国航母将会走“052D+055”高低搭配模式,即003型航母与004型核动力航母的组合。其中,004型核动力航母,央视更是明确表示将“更大、更快、更智能”,展现了中国在航母技术领域的雄心壮志。
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加持下,中国将对核动力系统进行深度优化,避免出现美国核动力航母的缺陷。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反应堆庞大而复杂,拥有30种以上的管道尺寸、1200个以上的阀门和20个以上的主泵,运行时需要60多个人工观测点,反应堆部门需要大量人力。而福特级航母虽然采用了新技术,但故障频频,其A1B型反应堆虽然减少了近50%的阀门、管道、主泵等,但实际运用中故障率却更高。此外,核动力航母的维护保养问题也更为突出,其维修周期与常规航母区别较大,全寿命期间有1/3时间是在船坞里度过,特别是核动力需要进行长达3年的中期换料大修。

纵观全球,目前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成熟的核动力航母。而中国如果发展核动力航母,肯定是要解决此类问题,避免重蹈美国覆辙。中国航母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确保航母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运行。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004航母的雷达系统还将再次升级。在雷达阵面数量与集成度上,004航母很可能采用数量更多、孔径更大的新型相控阵雷达面板,以形成360度无死角的超精细探测空域。通过更先进的射频综合技术,将更多功能,如电子对抗、卫星通信等,融入统一的雷达孔径中,实现真正的“综合桅杆”。

这样,004型核动力航母甚至可以化身成电子战战舰,通过大范围电子压制、干扰敌方雷达与通信链路,瘫痪对手感知体系,为编队构建电磁防护屏障,成为未来海战中攻防一体的核心感知枢纽。这一创新设计,将极大提升中国航母作战群的作战效能。
当然,在舰载机方面,中国的舰载机将会追求通用性。例如,歼35也可以在山东舰、辽宁舰上起飞降落,这不仅能大幅提高两艘滑跃航母的战斗力,还能在战时航母受创的情况下为其舰载机提供更多的降落平台。其上的载机在其他航母上仍能正常出击,从而尽可能保存作战力量并最大程度发挥出战斗力。实际上,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先进、最强大的舰载机编队,包括了歼35中型隐身舰载机、歼15T重型常规舰载机、歼15D“咆哮鲨”电子战飞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直-20舰载直升机以及中国独创的大型隐身无人战斗机。
至于003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中国肯定会总结首舰福建舰的不足,进行重新优化加强。而在总段制造法的加持下,中国甚至可以把003型航母从建造到服役的时间压缩到5年内。总段建造技术作为现代造船工艺的重大革新,彻底颠覆了传统塔式建造法围绕中心龙骨逐层堆叠的线性流程。该技术将航母整体划分为多个称为“总段”的独立船体结构模块,使各类零部件无需直接运抵最终船坞进行现场组装,而是先行配送至分布各地的总段专业车间,在受控环境中完成预制模块的精细化装配。这些成型的总段随后被运输至总装厂区,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整体合拢。

从生产组织模式来看,总段建造法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产业协作革命,它将大量工序前移至供应链上游的专业工厂,极大缓解了最终组装船坞的资源瓶颈,显著提升了船台利用效率和整体建造节奏。这种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产能跃升已有先例佐证:中国在建造4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时,已将船体合拢周期控制在六个月内完成。基于此类成熟经验,003型航母的量产进程将具备前所未有的速度优势,从而在可预期的未来快速形成规模可观的航母编队。
从战略功能定位来说,004型核动力航母将侧重全球巡航与战略威慑,依托其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与巨大的载机量执行远程力量投送任务;而003型则将作为骨干,承担区域控制、远洋护航与实战部署等具体作战职能。这种高低搭配的模式,将使中国航母作战群更加灵活多变,适应不同海战场景的需求。
至于在航母作战群的海战模式上,中国已经打造了全球的体系化作战模式。中国的鹰击19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实现任何军舰搭载,这一创新设计将极大提升中国航母作战群的打击能力。鹰击19直径大约只有0.53米,它不仅能够由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等主力舰艇携带,也可以适用于现役的093、093A和039、039A/B/C型潜艇的533mm鱼雷管,甚至就连054B都可以装备。

当搭载了高超音速导弹的054B、093B、052D、055和福建舰构建航母作战群时,就意味着由美军构建的现代海战模式已经被颠覆。试想,连054B这样的护卫舰都具备单舰摧毁航母的实力,整个舰队的打击密度和突防能力将空前提升。在高超音速导弹多方向、多批次的饱和攻击下,现有防空体系难以有效拦截,美军航母生存能力将面临极大挑战。这种非对称作战能力的跃升,不仅改变了区域海上力量对比,也将重新定义未来海战规则。
可以说,中国航母作战群一方面延续传统航母的舰载机投送能力,另一方面整合高超音速导弹的远程精确打击优势,形成空中打击与导弹突防相辅相成的复合攻击模式。这种“舰载机+高超音速导弹”的协同作战体系,相较于仍以舰载机为核心战力的美国航母编队可以说是降维打击,标志着中国航母作战群已经迈入全球领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