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视剧《生万物》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议浪潮,尽管观众评价褒贬不一,但无疑证明了其强大的话题性。笔者经过数日追剧,发现该剧虽在商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功,资本方或许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在剧情构建与历史还原上,却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以下,便是对该剧几大硬伤的详细剖析。
01 绣绣绑架事件:英雄主义的过度渲染
剧集开篇,绣绣在家中被两名女子轻易绑架,这一情节安排显得颇为儿戏。地主家中仆人众多,白天竟能被两名女子轻松带走一个大活人,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更令人咋舌的是,绣绣被绑至马子窝后,其兄长带人带枪救援未果,反被击退,而大脚却能孤身闯入,不仅成功救出绣绣,还顺道救下了杜先生,并在路边生火,这一系列操作宛如仙人相助,英雄主义色彩过于浓厚。
02 马子围村:武侠片式的神剧拍法
马子围村一段,剧情更是神乎其神。怀孕的绣绣在混战中意外现身,捡起婴儿后被马子抓住,随后竟凭一把柴刀便唬住了对方。在对方有人有枪的情况下,这一情节显得极为荒诞。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正当双方僵持之际,大脚突然出现,一把尖刀抵在带头的脖子上,而几十号马子竟无动于衷,最终两人安然无恙,这种武侠片式的拍法,堪称神剧。
03 县城警察局救人:荒唐至极的剧情设定
大脚和费文典被抓后,两位地主家大小姐竟结伴前往警察局要人,这一情节设定荒唐至极。在旧社会,两位年轻貌美的大小姐主动闯入警察局,无异于送入狼窝。而她们竟能如此横行霸道,不知哪来的底气,这段戏假得离谱。
04 地主形象:美化恶霸,违背历史
剧中的地主形象,完全颠覆了旧社会恶霸地主的固有印象。宁学祥、费左氏等人,虽抠门小气,但颇具温情,尤其是费左氏对佃户和谐可亲,送这送那,哪像个剥削阶级的样子?这种以艺术之名美化恶霸地主形象的做法,无疑是对历史的歪曲。
05 佃户女儿银子:逆袭地主,历史不可能
佃户女儿银子被迫嫁给宁学祥,本应是一场苦情戏,结果却变成了“老夫娇妻”的“先婚后爱”。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银子竟能拿捏地主东家,甚至动手打地主、给地主眼色。在旧社会,佃户见地主得行跪礼,随时可打可杀,“命不如牛”,剧中银子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
06 土地分配:违背土地革命历史
剧集结尾,宁学祥临死之际坐轮椅在乡间小道嘱咐子女分配土地,并特意为绣绣留了15亩好地。然而,在土地革命时期,地主的地全被充公,分配权全在农会手中,哪有这等好事?这一情节设定显然违背了历史事实。
07 露露戏份:狗血剧情,格格不入
剧中露露的戏份与整剧风格格格不入,编剧试图通过“二女争一男”的桥段来突显大脚的好男人角色,但这一设定在整剧中显得极为突兀和狗血。
08 农村环境:严重美化,脱离现实
剧中所呈现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东农村环境严重脱离历史现实。剧中地主家干净整洁、青砖瓦房、院子大得能跑马,而实际上那时候的地主家比佃户家好不了多少,更多的也是土坯房、茅草顶。佃户家则更是破败不堪,大脚家的房子即使到了六七十年代都没这么好。
09 丹参种植:违背历史事实
剧中绣绣因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而尝试种植丹参增加收入,这一情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在旧社会,药材种植多为个体行为,且更多依靠经验在野外采摘,人工种植极少。像这种一个村推广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得到推迟半个世纪还差不多。
10 大脚形象:严重脱离实际
与绣绣相比,大脚的形象显得生硬得多。即使是时间跨度六七十年,大脚的形象似乎基本没变,皱纹和白发都不曾见到点。而绣绣的变化则比较明显,中年时有意涂黑了脸,老年时增加了皱纹和白发,步态也显老。大脚自始至终就那个样子,严重脱离实际,难道就这么“挂嫩”?
总之,《生万物》在历史背景、阶级关系及剧情逻辑等方面存在不少槽点和争议。这些争议点导致不少观众认为其呈现的效果更像是一部“农偶”神剧,与原著相比,少了许多厚重感和严肃性。不过,资本喜欢,观众接受,那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