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因新能源补贴问题起诉无忧传媒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过去四个月内,特斯拉已就相同原因对超过30家企业提起诉讼,其中无忧传媒作为知名MCN机构因旗下拥有多名顶流主播而备受瞩目。目前,该案件已达成和解,无忧传媒已退还特斯拉垫付的7761元补贴款项。

案件回顾:补贴垫付引发纠纷
2022年,无忧传媒以公司名义购买一辆特斯拉Model 3,购车时特斯拉先行垫付了7761元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根据政策要求,该补贴需满足车辆两年内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的条件。然而,实际使用中该车辆未达里程要求,导致特斯拉无法从国家获得补贴,进而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无忧传媒退还垫付款项。

和解进展:双方签订协议退还款项
11月20日,特斯拉方面回应媒体称,此次诉讼系按公司流程处理,不便进一步评论。无忧传媒则表示,特斯拉在起诉前未与公司层面沟通。双方已于11月14日签订《和解协议》,明确特斯拉不再就相同事由另行起诉。根据协议,无忧传媒于11月17日向特斯拉退付7761元,特斯拉在收到款项后2个工作日内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目前,浙江法院网仍显示该案件将于11月24日开庭审理,系因法院流程尚未更新。
特斯拉起诉30余家企业:原因完全相同
据媒体统计,过去四个月内,特斯拉已就相同合同纠纷起诉超过30家企业,涉及广东、深圳、浙江、江苏等地,涵盖建筑、制造等多个行业。被起诉企业均被要求退还70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补贴款项,原因均为公司名下特斯拉车辆未在两年内行驶满2万公里。目前,部分企业已与特斯拉达成和解。
特斯拉客服表示,此次补贴追讨仅针对非私人车辆(即公司注册车辆),普通消费者无需担心。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于2022年底终止,此类纠纷将不再新增。
国家政策背景:严防“骗补”设立里程门槛
特斯拉大规模起诉的依据源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监管升级。2016年12月,为防范“骗补”行为,财政部等四部委明确规定:自2018年2月起,除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等特定类型车辆外,其他新能源汽车(主要为企业用户)需在2年内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方可申请全额财政补贴。
在实际销售中,特斯拉等车企常先行垫付补贴款项,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若车辆未达里程要求,车企将无法获得国家补贴,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特斯拉向无忧传媒等企业追讨垫付款项,系依据合同约定和国家政策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行为。
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与出口增长并存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0月,特斯拉中国销量降至26006辆,环比下降63.64%,创三年新低,品牌排名下滑至第27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特斯拉中国当月出口量达35491辆,创两年单月最高纪录。这表明上海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全球核心出口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李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