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因果终有报!比海洛因还毒上20倍,新型“毒品”正一步步摧毁美国

时间:2025-09-23 09:30:26 来源:椰青美食分享 作者:椰青美食分享

在费城Kensington街区的清晨,阳光还没驱散薄雾,就有人蜷缩在废弃商店的门口,他们的手指因长期注射而扭曲,眼神空洞得像失去灵魂的木偶,偶尔发出无意识的呻吟。

当地人早已见怪不怪,只称他们为“僵尸”,这不是恐怖电影的场景,而是美国芬太尼危机最真实的日常。

这种比海洛因毒性强20倍的药物,曾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止痛天使”,如今却成了“夺命魔鬼”,同样2毫克的剂量,可以止痛,也足以让一个健康成年人停止呼吸。

当死亡数据像潮水般淹没美国,当“僵尸”在街头随处可见,我们不得不追问,这场灾难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美国又为何始终无法挣脱这张致命的毒网?


美国街头的瘾君子


街头“僵尸”与百万亡魂

芬太尼带来的“死亡海啸”,早已席卷美国的每一个角落。

从数据来看,这场灾难的规模令人窒息,CDC发布的《2023年药物过量死亡报告》显示,美国吸毒死亡率是加拿大的4.1倍、英国的5.3倍,比德国高出7.2倍。

即便是毒枭猖獗的墨西哥,其毒品致死率也仅为美国的1/8,令人匪夷所思。

此外,202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820万美国成年人曾吸食过大麻,1010万人长期依赖鸦片类药物,12岁以上的吸毒成瘾者更是达到3180万,这个数字比整个加拿大的人口还多。


美国街头的瘾君子

时间维度上,死亡曲线的陡峭程度更显残酷,1999年到2017年,美国累计有70万人死于吸毒,平均每年约3.9万。

而自2018年芬太尼大规模泛滥后,仅6年时间,死于芬太尼相关过量的人数就突破25万,平均每年超4.1万人。

2016年是个关键节点,这一年芬太尼致死人数首次超过海洛因,达2.1万,而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7.4万。

这场“死亡海啸”吞噬的不仅是生命,还有无数家庭的希望,更在一点点蛀空美国社会的根基。


美国街头的瘾君子

“止痛天使”如何变“夺命魔鬼”

当我们看着街头“僵尸”的惨状和不断攀升的死亡数据,不禁要问,原本用于缓解绝症患者剧痛的“止痛天使”,为何会沦为吞噬生命的“夺命魔鬼”?

答案的起点,藏在医药资本的贪婪里。

1996年,赛克勒家族掌控的普渡制药推出了一款“划时代止痛药”,奥施康定,其主要成分是与芬太尼同属强效阿片类的羟考酮。


奥施康定

为了打开市场,普渡制药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合法诈骗”,他们雇佣大量医学“专家”撰写虚假研究报告,宣称“奥施康定成瘾率低于1%,可长期用于治疗慢性疼痛”。

此外,他们还在全美各地举办“疼痛管理研讨会”,给参会医生发放最高5000美元的“讲课费”,诱导他们给腰酸、牙疼甚至“情绪低落导致的躯体不适”患者开处方。

数据显示,1996年到2001年,奥施康定的销售额从1.3亿美元暴涨至30亿美元,而美国阿片类药物处方量也从每年7600万张增至2.82亿张。


奥施康定

这相当于每4个美国人就有1人拿到过阿片类药物处方,足见其宣传力度之大。

即便2007年普渡制药因虚假宣传被起诉,仅支付6.34亿美元罚金就了事,高管没有一人入狱。

到2020年,普渡宣布破产时,赛克勒家族早已通过信托、海外账户等方式转移走130亿美元,留给受害者家庭的只有35亿美元的“象征性赔偿”。

不过这场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个被资本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很快又被黑市接手。


芬太尼

芬太尼对毒贩而言,堪称“完美毒品”,制作无需种植罂粟,只需从化工企业购买前体,在墨西哥北部的地下小黑屋里就能批量生产。

一公斤芬太尼的生产成本仅3000-5000美元,运到美国街头后却能以16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利润是海洛因的20倍,这样的收益,连华尔街投行都望尘莫及。

另外,为了让芬太尼更“畅销”,毒贩还搞起了“创新”,在芬太尼里掺入原本用于牛、马麻醉的甲苯噻嗪。

这种兽用药物能让芬太尼的效果从30分钟延长到2小时,却会导致使用者皮肤溃烂、血管收缩,严重时四肢坏死只能截肢。


实验动物常用的麻醉剂

2021年美国DEA的检测显示,全美查获的芬太尼样本中,78%含有甲苯噻嗪,2023年CDC报告指出,使用这种“僵尸药”的成瘾者,死亡率比单纯吸食芬太尼高出3.5倍。

而且荒唐的是,甲苯噻嗪的购买毫无门槛,亚利桑那州一名记者曾暗访当地兽医店,仅称“家里的马运输时应激”,就轻松买到了100毫升甲苯噻嗪,无需任何身份证明或处方。

从资本的“合法诈骗”到黑市的“致命创新”,芬太尼完成了从“止痛天使”到“夺命魔鬼”的蜕变,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利益的疯狂驱动。


芬太尼

美国为何守不住安全线

资本打开了缺口,黑市让毒瘤扩散,但真正让芬太尼危机失控的,是美国政府的治理失灵。

美国两党对芬太尼危机的应对,堪称“互相拆台的闹剧”。


美国两党政斗

共和党主打“严刑峻法”,却带着明显的种族歧视,1986年里根政府推出的《反毒滥用法案》规定,持有5克黑人常用的快克可卡因,就会被判处5年监禁。

而持有白人更常使用的粉状可卡因,需要达到500克才会判同等刑期,量刑差距达100倍。

在共和党眼中,“白人吸毒是心理疾病,黑人吸毒是犯罪”,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没遏制毒品,反而加剧了底层的绝望。


特朗普

民主党则走“人文关怀”路线,推动“大麻合法化”“安全注射点”等政策,更是令人感到无语。

2022年科罗拉多州大麻合法化后,当地黑市开始往大麻里掺芬太尼,导致2023年该州18-25岁年轻人的芬太尼致死率暴涨120%。

波士顿设立的“安全注射点”,配备护士为吸毒者提供干净针管,甚至在他们过量时注射解毒剂,这种“政府掏钱帮人吸毒”的操作,看似人道,实则是对毒品泛滥的放任。


拜登

反观中国,对芬太尼的管控堪称“全球标杆”。

2019年,中国多个部门就将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纳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增补目录》,成为全球首个对芬太尼整类列管的国家。

在生产端,全国仅5家企业获得芬太尼原料药定点生产资格,2023年总产量不足85公斤,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每一批次的生产都需上报国家药监局。

在流通端,“国家麻醉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控每一支芬太尼的流向,2023年通过该平台阻断了一起试图非法转移2公斤芬太尼原料药的案件。


芬太尼

在医疗端,医生开具芬太尼需要科室主任签字,患者病历需单独存档,每支药品的批号都可追溯,连剩余药液都需回收登记。

中国的实践证明,芬太尼并非不可控,关键在于是否有决心打破利益链、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

而美国的治理失灵,恰恰暴露了其制度的缺陷,资本绑架政治、两党只顾博弈、执法充满腐败,这样的体系,注定守不住安全线。


芬太尼

结语

芬太尼之祸,是美国自酿的“因果”。

资本逐利的“因”,结出了百万亡魂的“果”,治理失灵的“因”,结出了社会溃败的“果”。

如果美国始终不愿直面自身的病灶,只懂甩锅、敷衍、摆拍,那么这场“摧毁美国”的危机,绝不会止步于芬太尼。

毕竟,“因果终有报”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对每一个忽视生命、纵容贪婪的社会,最残酷也最公正的警示。

信息来源:作茧自缚:美国芬太尼危机的真相 环球时报 2024-12-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