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暗号‘体验官’,点指定套餐拍视频,吃完直接返320块!’石家庄生活博主李姐的一条私信,揭开了西贝餐饮‘付费雇人吃饭’的真相。这场被包装成‘用户调研’的活动,实则是耗资数十万的刷好评大戏,而背后隐藏的,是西贝单日亏损300万、200多吨预制菜退货的狼狈现实。
9月中旬,李姐在本地探店群看到西贝招募‘体验官’的通知:粉丝过万即可报名,酬劳150-300元不等。报名后,她收到第三方调研公司的‘任务手册’,要求细致到堪比拍戏脚本。
‘进门前必须对暗号‘体验官任务’才能安排‘拍摄位’。落座后服务员直接递上固定菜单,强制点选‘草原羊蝎子套餐’和‘葱香烤鱼’,连招牌莜面都不给加:‘这道菜不在任务里,拍了审核过不了。’’更离谱的是拍摄要求:羊肉串要拍‘焦边特写’,配文必须提及‘油脂迸发的香气’;凉皮需展示‘搅拌过程’,话术固定为‘劲道弹牙越嚼越香’。吃完还要写800字‘体验小作文’,连‘服务人员主动添茶3次’这样的细节都要编入。
‘全程像被监视,服务员隔几分钟就来提醒‘别漏拍’。李姐消费1185元后提交视频和文案,3天后收到320元酬劳。她发现其他‘体验官’的内容全是‘环境干净’‘味道惊艳’的模板化好评,连配图角度都如出一辙。
据第三方平台数据,西贝此次放出500个体验名额,虽仅112人报名,但已产出上百条好评。不少参与者是专薅有偿体验羊毛的‘任务猎人’,其中部分人去年还因刷好评被某点评平台封号。
西贝急于花钱买好评的根源,是一场愈演愈烈的经营危机。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贵得恶心’,直接将这家餐饮巨头推上风口浪尖。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起初强硬否认使用预制菜,甚至放出‘起诉罗永浩’的狠话,还推出‘罗永浩菜单’叫板。但媒体镜头直击后厨:厨师用剪刀剪开速冻鱼柳塑料袋直接下锅,炒锅积灰,‘现做莜面’的面团带着冰碴。
更打脸的是儿童套餐中的速冻西兰花,供应商信息显示保质期长达24个月。‘孩子才3岁,吃的菜比娃年龄还大’的吐槽冲上热搜,西贝口碑一落千丈。内部员工透露,骂战后全国门店日营业额直降百万级,长沙某门店晚7点无客,西安、郑州多家门店贴出闭店通知,‘一天赔300万’成内部公开秘密。
雪上加霜的是预制菜退货风波。网上流出的聊天记录显示,西贝采购总监要求供应商退回所有预制产品,某供应商被迫回应:‘121万的货、202.5吨,我往哪放?’尽管西贝否认存在该‘采购总监’,但供应商晒出的退货单和仓储照片戳穿了谎言。这些预制菜供应商不乏行业巨头,如供黄花鱼柳的三都港是宁德龙头企业。
西贝的操作并非个例。记者以新店老板身份咨询代运营公司,对方开出3500元包3个月服务、刷点评评分至4.9星的套餐,还提供‘达人探店’一条龙服务。‘我们有上千个‘任务猎人’资源,粉丝量从几千到几十万都有。’工作人员透露,像西贝这种‘付费吃饭’模式行话叫‘体验式种草’,本质是花钱买好评。为避嫌通常通过第三方运作,酬劳按粉丝量分级,10万粉以上博主补贴超300元。
但这种操作已踩法律红线。《法治日报》律师指出,今年9月实施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利诱用户刷好评’可处200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执照。前阵子衢州某小餐馆因‘好评返3元’被市场监管部门警告,西贝花320元雇人刷好评堪称顶风作案。
更让消费者膈应的是西贝的‘双标戏码’:一边在官微喊‘坚持现做,锅灶冒热气’,一边让厨师用剪刀剪预制菜;一边说要‘学胖东来透明经营’,一边花钱雇人演好评。罗永浩虽然后来松口和解,却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消费者要的不是现做,是知情权’。
事实上,消费者并非不能接受预制菜。某火锅品牌被曝用半成品后,直接将原料摆进大堂,标清成本和加热时间,反而赢得口碑。但西贝偏要走歪路:退预制菜摆姿态,雇人刷好评造假象,唯独忘了餐饮的根本在厨房。
现在打开西贝的点评页,真实评价藏都藏不住。‘46块的预制面,成本顶多10块’‘羊排越来越小,3块肉卖88元’‘服务员比客人多,菜上来还是凉的’。那些花钱买来的好评,就像贴在破船上的补丁,风一吹就露馅。
有老顾客算了笔账:西贝人均消费近150元,比同类餐厅贵出一倍多。大家愿意买单,是冲着凉拌莜面的筋道、烤羊排的焦香,可现在这些‘烟火气’全没了,只剩下套路。正如网友吐槽:‘花1000块吃预制菜,看300块雇人写的好评,这不是把我们当傻子吗?’
新华社早就点透餐饮行业本质:‘不怕你用预制菜,就怕你藏着掖着’。西贝若真有整改诚意,不如把刷好评的钱花在刀刃上:让后厨的炒锅真的冒热气,让服务员的微笑少点套路,让菜品的分量对得起价格。
毕竟餐饮这行,最骗不了人的是味蕾。那些靠脚本编出来的‘惊艳’,终究抵不过一口热乎的真实。西贝若再执迷不悟,恐怕下一批关门的门店,就轮到家门口了。
你遇到过‘付费好评’的套路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