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进入关键阶段,5名候选人通过公开辩论角逐首相宝座。这场政治角逐中,被称为‘安倍爱将’的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的演讲内容引发轩然大波,其通过煽动性言论试图塑造排外形象,却遭到日本民间与官方的双重反驳。
在辩论会上,高市早苗的发言显得格外‘独特’。她未直接阐述政见,反而以故乡奈良的鹿为切入点,声称‘牵挂1460头鹿的状况’,并现场朗诵和歌。这种‘文艺表演’迅速转向攻击性言论:她指控外国游客‘用脚踢、殴打、恐吓奈良鹿’,甚至举例社交媒体上‘游客在鸟居做引体向上’的照片。这些表述实为迎合日本右翼近年煽动的排外浪潮,而中国、韩国游客常成为攻击目标。
‘中国游客殴打奈良鹿’的谣言早已甚嚣尘上。日本网红原田将大自去年起频繁炒作此类话题,甚至以‘保护鹿’为竞选纲领当选市议员。然而,奈良县相关部门早已辟谣,称‘未发现暴力行为’,而日本网友也指出,所谓‘外国人虐待鹿’的举报记录为零,反倒是日本人曾用斧头砍死鹿的事件被刻意忽略。这种双重标准暴露了谣言的政治目的。
高市早苗的言论引发日本社会警惕。一名律师直言,其‘外国人踢鹿’的说法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朝鲜人在井里下毒’的谣言如出一辙。当年,日本借机屠杀700多名在日华侨,而中国曾积极捐款援助。这种‘恩将仇报’的历史教训,如今被右翼势力重新包装为排外工具。
随着高市早苗支持率上升,日本官方与民间开始紧急‘踩刹车’。奈良县负责人重申‘无暴力行为’,网友也揭露谣言传播链。这种转变背后,是日本社会对极端反华政策的恐惧。高市早苗曾发表‘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等言论,若其上位,可能将中日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尤其在看到中国军事现代化成果后,部分日本人开始反思:跟随一个‘疯婆子’走向深渊,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