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战忽局局长’张召忠:央视‘不靠谱’预言为何爆火多年?

时间:2025-09-26 15:21:09 来源:寒士之言本尊 作者:寒士之言本尊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引人注目的军事专家,他头顶海军少将、国防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光环,却因在央视军事评论中的“独特”表现,被亿万网友亲切地称为“战忽局局长”。他,就是张召忠,一个以“最不靠谱”预测闻名,却能持续爆火多年的传奇人物。



真真假假的语言迷宫

当张召忠面向国际舞台时,他的言论便如同一团浓厚的迷雾,真假难辨,虚实相间。他的一些看似贬低中国军事实力的言论,在特定时间节点上,总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经典的莫过于他对歼-20的评价。



在这款国之重器正式亮相前,张召忠曾在公开节目中轻描淡写地表示,歼-20不过是基于歼-10的改良版,根本算不上第四代战机。然而,话音未落,2011年1月,歼-20的惊艳首飞便震惊了世界,其性能远超他口中的“歼-10改”。



巧合的是,就在此之前,美国于2009年决定停止其王牌战机F-22的生产线,并在2011年12月交付了最后一架。这种主动示弱的言论,是否为尖端武器的研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外界对此众说纷纭,但这无疑为张召忠的“战略忽悠”增添了最厚重的一笔。



当中国造船业突飞猛进时,张召忠却在节目里断言中国造不出大型军舰。几年后,国产航母便昂首驶出船坞。更有趣的是,他的预测时准时不准,仿佛一盒“薛定谔的巧克力”。

2003年伊拉克战争,他预测美军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结果萨达姆政权光速垮台。2011年利比亚内战,他刚说卡扎菲深得民心,第二天卡扎菲就命丧黄泉。这些“反向指标”让他声名大噪。



可转过头,他又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2015年,他精准预言次年的美国大选会杀出一匹黑马,结果特朗普横空出世。他还断言特朗普将成为美国衰落的“催化剂”,并在2021年准确预测美军将很快从阿富汗撤离。



更是在7年前就说英国养不起新航母,结果2023年英国航母果然出现了“裸奔”的窘境。这种时而精准、时而离谱的预测,让试图分析他的外国情报机构头疼不已,根本无法将其简单归类,恰恰增加了情报的分析成本,达到了混淆视听的战略目的。



把航母说成小区保安

如果说对外的张召忠是迷雾制造者,那么对内的他,则是一位接地气的国防教育普及者。他将那些看似荒诞的“神论”,变成了引爆全民讨论的科普工具,成功地把高深的军事知识拉下神坛。

“海带缠潜艇”论就是典型。2013年,他在节目中称,黄海养殖区的海带和尼龙绳能缠住潜艇的螺旋桨。此言一出,举国哗然,嘲讽声四起。然而,这番看似不经之谈,却让“潜艇威胁”这个原本遥远的概念,一夜之间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2016年有报道称一艘美国核潜艇在中国近海被渔网缠住,被迫浮出水面。这让“海带论”从一个笑话,瞬间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同样,“雾霾防激光”论也异曲同工。2014年,他提出PM2.5等颗粒物可以衰减激光武器的效能。这在当时被当成奇谈,但事后有科学分析指出,高浓度的颗粒物确实能对激光产生干扰。无论技术上是否完全可行,这些言论都因其巨大的争议性和娱乐性,成功地将激光武器这类尖端军事议题推向了公共舆论场。



其实,张召忠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谈论复杂的参数和战术毫无意义。于是,他把一支航母编队比作“小区保安队”,用最生活化的比喻,瞬间拆解了复杂的军事概念,让一个从未接触过军事的观众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退休后的网红新生活

2015年,张召忠正式退休。但他的人生下半场,却比军旅生涯更加精彩。他脱下军装,一头扎进互联网的浪潮,完成了从军事专家到“宝藏男孩”的华丽转身。

他开公众号,入驻B站,主动拥抱这个属于年轻人的世界。他不再是那个正襟危坐的电视评论员,而是和网友们一起玩梗的“局座”。他会主动提及“航母Style”、“陨石砸航母”这些网络热梗,用年轻人的语言进行科普。



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恶搞鬼畜视频,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放出豪言:“你们尽管黑,脱粉算我输!”这种主动放低姿态、拥抱“被恶搞”的豁达,瞬间消解了所有潜在的舆论危机,并将其转化为个人魅力的来源。

网友们自发成立的“战略忽悠局”粉丝团,也让“局座”这个最初带点调侃的绰号,彻底变成了爱称。



从农民儿子到全民局座

张召忠的个人品牌,不仅仅建立在他的言论和传播策略上,更深深植根于他传奇般的个人经历。这份履历,为他所有看似“不靠谱”的言行,提供了一块坚实的“压舱石”。

他的人生起点,是河北盐山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土改干部,省级劳模。



1970年,他从中专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战士。四年后,因表现优异,他被部队派往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为了学好外语,他下了苦功,不仅精通阿拉伯语,还自学掌握了英语和日语。

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担任翻译,并在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时亲身处在战争前线。这种宝贵的战争观察经验,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



回国后,他进入海军装备论证中心,一步一个脚印,1992年调入国防大学任教,并在1998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同年,40岁的他受邀成为央视《军事天地》的特约评论员,开启了他长达二十余年的媒体生涯。

这段从田间地头到最高学府,从一线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奋斗史,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它让公众愿意相信,这样一个经历丰富、学识渊博的人,他的“胡说八道”背后,一定另有深意。



结语

张召忠用自己的方式,在官方话语和民间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让严肃的国防议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活泼姿态,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这个角度看,张召忠现象,是一个国家在实力增长过程中,国民心态日趋自信、开放和多元的时代剪影。



信息来源:澎湃湃客——67岁局座张召忠,如何“俘虏”年轻人?

中央电视台——军事专家张召忠:美国什么都不做 中国二十年也不会超过美国

澎湃新闻——海军少将张召忠退役 被网友封为战略忽悠局局长

北京青年报——局座张召忠自述:如何成为“战略忽悠局局长”

澎湃新闻——微信号“局座召忠”更名为“战忽局”,张召忠仍将指导和把关

猜你喜欢